梅雨季最要紧的事
屋防潮 人祛湿
梅雨季最要紧的事
屋防潮 人祛湿
》》》屋子
遵义一幢7层楼房垮塌,杭州吴山脚下十五奎巷附近的护墙,裂开5米长的口子。
梅雨季,听到这些新闻让人很揪心。不少市民,特别是家住老房子的很担心,自家房子会不会通不过梅雨的考验呢。
补漏别信小广告
“梅雨持续大半月了,眼看台风季也快来了。”最近的天气预报看得徐鸣泉很是担忧。
徐鸣泉家住杭州长乐路20弄11幢,房子建于70年代,每逢下雨,不是卧室墙壁渗水,就是天花板滴滴答答漏水。想修补一下,朋友老张的经历,让徐鸣泉打了退堂鼓。
老张家厕所最近频繁漏水,他看到一张“专业补漏”小广告,于是打电话询问。对方自称使用高分子防水材料,还可保修5年。
师傅上门查看,老张咨询怎么计费。师傅说,按补漏材料的重量,每公斤40元。老张问,这点渗漏几百元差不多了。师傅点头默认。第二天,师傅带着工具上门,只见他一桶接一桶往裂缝处倒,材料过秤后,老张傻眼,一共用了200公斤补漏材料,要7000多元。
杭州三替家政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郑小川表示,专业的房屋补漏公司都是按照房顶面积或漏点数量计算价格,而“补漏游击队”往往按补漏材料的重量计算,且事先不跟消费者说清楚,施工后就超量使用材料,收费时狮子大开口。所以,大家需要补漏时,要找信得过的公司,必须有防水施工单位资质,也可以要求看操作人员的上岗证。
给房子买份保险
即使是正规的补漏公司,也是要产生一定费用的。如果老房子还有些其他问题,修补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这方面,不妨学学刘阿姨。刘阿姨家住杭州皮市巷,因为下雨,家中的地板、墙面、家具严重受损。5月她投保了一份“家财险”。上周,刘阿姨就家中受损情况向保险公司报了案,工作人员经现场查勘,发现地板和墙壁有明显的水浸痕迹,确认事故属实,赔付金额近5万元。这笔钱,足够刘阿姨修补了。
人保财险浙江分公司工作人员赵鑫园介绍,6月份以来,公司接到不少咨询家财险的电话,“根据条款约定,暴风雨造成的房屋进水导致墙面、地板、家具受潮损失,雷击造成的家用电器损坏以及暴风刮落房屋附属设施造成第三者损害等情况,都属于家庭财产在汛期遭遇的较为常见的风险。它保障的不仅是房屋本身,也包括屋内的财产,如附属设施、房屋装修、家用电器、家具,甚至是床上用品和日常衣物。”
》》》人
不光是老房子出问题,最近,上医院看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人也特别多。
淋雨“自然干”要不得
张阿姨每到梅雨季,关节就痛得不得了。现在是针灸、火罐、中药全套上。
浙江医院中医科主任姚惠表示,梅雨季各种身体不适,最明显的就数风湿患者,天气潮湿引起关节酸胀、腰腿疼痛。
“现在科普做得挺好,很多人都知道,黄梅天人体的湿气很重,这些症状都是因为湿气重引起的。”姚惠说。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医学针灸科主治中医师徐纬进一步解释,正常人体对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会导致体内水分调控失衡,水分排不出,就湿重了。
“雨水是湿气最主要的来源,淋雨最容易受到湿气侵袭。”徐纬说,“外出时携带雨具以防淋雨,出游时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淋雨以后一定要用热毛巾或者干毛巾擦干,不要等它自然干。”
虚不受补就是这种情况
“这两天门诊遇到好几位患者,说下雨天没精神,胃口不好,是不是太虚抵抗力不好,问我要不要进补。我都告诉他们补了身体也不会吸收。”姚惠说。
中医认为,湿气的特点是往下走,这也是梅雨季一些体质较差的人觉得这段时间疲劳、乏力、嗜睡、胃口不好的原因。而且因为天气潮湿,导致脾虚,脾胃功能变差,就好比人体的管道不通畅,即使盲目进补也达不到滋补的目的。
“梅雨季即使要进补也得清补。”姚惠说,这个季节可适当喝些鲫鱼汤、黑鱼汤,也可以稍微吃点辣,通阳利湿,有利于湿气散发。
出汗才是正道
“我觉得现代人湿气重的最大原因就是不愿意出汗!”姚惠说,现代人一热就喜欢用空调,把汗都收进了。
到了梅雨季,因身体沉重更不愿活动,越是不动,体内淤积的湿气越多。通过运动,身体里的湿毒以汗水的形式发散出来,有利于经络平衡和免疫系统的健康。但梅雨时节气压较低,体质稍弱的人可能会出现胸闷的现象,因此,运动尽量不要大汗淋漓,只要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本报记者 施宇星 唐佳璐 通讯员 孙洁 黄虹
自打6月初入梅,老天爷发霉的心情一直没能得到缓解,下雨、下雨,还是下雨。
老天爷发脾气,连锁反应可不小。衣食住行,样样受影响。
解决方法也不是没有,请看专业人士们如何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