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关注

文章导航

永远的男神

  永远的男神

  超人的更新换代

  吴继红(河南读者)

  记忆里,父亲是个无所不能的人:家里的收音机、电视机、自行车坏了,父亲三下两下就能找出症结所在;一段平淡无奇的木头,在他手里刨花翻飞不久就能变成轻巧耐用的桌椅板凳、衣柜;犁地碾场的拖拉机、母亲踩不动了的缝纫机,他都能自己摸索着修理好。

  小时候顽劣,掏鸟窝爬到了树上下不来,是父亲伸出大手把我抱接;和小朋友发生了矛盾,是父亲和我疏导谈心;美术课上画不好的图画,父亲帮我一笔一划地涂描;第一次过河里的土堰,父亲拉着我的手一步一步走过;第一次走夜路,半夜里狂吠的狗叫和虚无的鬼神让我惊惧不已,是父亲陪在身边……身边林林总总的难题,只要父亲在似乎总能够迎刃而解。

  家里姊妹众多、条件不好,但是挡不住父亲对我的宠爱。每年春节前备年货,母亲千叮咛万嘱咐不让父亲惯着,父亲却笑笑不吭声,回来时我的衣兜里必然藏着几盒花炮;从小到大他给我做的稀罕玩意儿更是不计其数:旧炮线编的漂亮的小花篮、小手枪;白萝卜白菜疙瘩做的灯笼,可以放草篮子的独轮小车,手里滴溜溜旋转的小陀螺……因为父亲,从小到大我身边总是环绕着小伙伴们无限羡慕的眼光。

  如今我自己也做了父亲,在儿子的成长岁月里,我只想扮演一个像我父亲那样无所不能的超人,不干涉,不阻挠,只守望,在他需要的时候随时伸出臂膀,给他一份朴素的快乐,这就足够了。

  怀念那头老水牛

  熊兴国(云南读者)

  农家,总是离不开牛的,犁地、耙田都需要它。与之“打交道”最为密切的自然是男人,好像牛就是为男人养的,男人也似乎是为牛而生。

  我家与牛“打交道”最多的人自然就是父亲,尤其是春耕以后,父亲和牛就成了一对分不开的“搭档”。犁地,耙田,掏沟,撒种,哪一样都需要牛,而需要牛的地方自然就少不了父亲。

  早晨天不亮,父亲就扛着犁赶着牛出去了,到了地里父亲会很熟练地给牛套上绳子,架上车轭,之后发出“踩边”、“沟”、“缩”等词汇。当然那无非是父亲对牛发出的命令,就是沿着坎边走,跟着刚犁过的沟走,或者是退回来的意思。若是牛不听命令,父亲便会抖动着绳子,甚至做出要打的姿势,牛也只能乖乖地听话了。

  父亲是个爱牛之人,不管平时犁地或是耙田,父亲都会对牛特别的照顾。要么煮点熟料,要么割一捆青草,若实在不行,父亲就到楼上去拾几个玉米苞下来,放在盆里让牛啃。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话永远是:牛吃不饱,它怎么犁地。

  父亲走了,很安静。就在送父亲上山的那天,我看到那头老水牛流泪了,只是不知是鞭炮的烟熏的,还是牛也读懂了某些什么。

  父亲去世不到一个月,那头老水牛竟莫名的滚下山坡摔死了。有人说,那是因为年龄太大了,我倒觉得那是一种心灵的相通。

  又是一年一度的父亲节,我突然好怀念那头老水牛,怀念在另一个世界的父亲。

  据说,选定6月过父亲节是因为6月的阳光是一年中最炽热的,就如同父亲给予子女的爱,可靠坚毅。

  上周一,本报头版刊登的《一生要强的爸爸,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近百篇来稿,讲述了与父亲的故事。本报选择了若干篇,与你共享。

  都说,父爱如山。因为这份爱深沉宽广、不外露,有时候,我们感受它,也如同爬山一样,山越高越难爬,越不容易看到它的全貌,越无法领悟它的意义。

  父爱不言说,但父亲一定是儿时心中的万能男神,一辈子最可靠的人。如读者李群学所说“很多时候,父爱更像一枚坚果,外表坚硬扎手,内心细腻柔软。更重要的是,父爱像坚果一样,能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丰富的营养!”

  暂停忙碌的工作,放下手机,去陪父亲聊聊天,到附近走走,然后轻轻告诉他:爸爸,我爱你……

  洗碗的任务

  徐成文(重庆读者)

  年迈的父亲,住在离我家不远的敬老院。每个周末,我都把他接到家里,与儿子儿媳孙女相处两天,让他老人家尽享天伦之乐。

  早餐时,父亲主动请缨:就这样吧,以后我周末就过来给你们洗碗啊!妻子惊呆,我则点头称是。

  其实,我是有原因的:在农村劳作了一辈子的父亲,到了敬老院生活,可以是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长此以往,我怕对父亲身体不好。而现在,他能在我家洗碗,一来让他动动手,运动运动,舒筋活骨;二来让他感觉到自己还是有用的人,能为后人做些事情。

  从此,每个周末,只要父亲到我家,我们就主动把洗碗的任务让给他,等他离开后,我或妻子就立马跑到厨房,将他洗过的碗筷重新冲洗一遍。不就是多用点水么,这微薄的水费怎能与父亲的健康相比?

  每个周末我去敬老院接父亲,父亲很自豪地告诉同伴:我要去儿子家洗碗做家务,他们忙啊!幸福写在父亲苍老但略显润泽的脸上。

  蜂蜜里的爱

  梁惠娣(广东读者)

  我的父亲是个木匠,但他更是个“蜂痴”。

  父亲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都往野外跑,发现有蜜蜂的踪影,亦步亦趋地跟着,发现了“蜂王”,便将其引诱到一只竹笼子里去,然后其他工蜂、雄蜂便纷纷跟了进来。父亲将竹笼子盖严,一窝蜜蜂就这样被父亲不费吹灰之力地捉住了。然后父亲乐颠颠地跑回家,将蜜蜂放进蜂箱里,至此,蜜蜂便在我家安居乐业了。

  起初,父亲将诱捕来的蜜蜂放在阳台上养。慢慢地,父亲诱蜂、养蜂更起劲了,我家的蜜蜂便越养越多,慢慢地发展到10来箱。父亲知道我睡眠一直不好,每次采收了新的蜂蜜,都给我送来几斤。

  吃了一段时间的蜂蜜后,我的偏头痛、失眠症竟不治而愈了。

  吃着蜂蜜,只觉一股带着花香的醇甜从嘴里一直蔓延到了心里。原来,父爱也可以如蜜甜啊!

  阳光下的笑

  沈木(浙江读者)

  父亲今年70岁了,身体还算硬朗,就是有一个让人担心的心脏病。

  令我不安的是,每次心脏病发,平时通情达理的父亲,就变了一个人似的,顽固得很,不肯去医院。一定要我回到家,强势地说“走,上医院”,他才同意去,每次到医院都已经是凌晨了。等到一切稳定,我说一句“我们可以回家啦”,他就像小孩子一样,高兴地从病床上一下子坐起来。

  有一次,父亲的心脏病又犯了,连续住院好多天,我趁着中午抽空去看他。病房里就只有父亲一个人,他正在睡觉。父亲安静地躺着,阳光从窗户透射过来,温暖地洒在他脸上,非常安详。我搬来椅子,坐在边上,一直静静地欣赏他如婴儿般的睡眠。父亲,真的老了!我用手摸摸他额头,他醒了,看到我坐在身边,朝我微笑,那透着开心和幸福的笑容,和我小时候朝他跑去时一模一样,就这样一直定格在我脑海里。


浙江老年报 关注 a0002 永远的男神 2015-06-22 浙江老年报2015-06-2200003;浙江老年报2015-06-2200005;浙江老年报2015-06-2200007;3922487;浙江老年报2015-06-2200011;浙江老年报2015-06-2200012;3922525;3922532;浙江老年报2015-06-2200006;浙江老年报2015-06-2200008;3922472;浙江老年报2015-06-2200009;浙江老年报2015-06-2200010;3922459;浙江老年报2015-06-2200013;浙江老年报2015-06-2200014;3922543 2 2015年06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