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魔争夺时间的禁毒卫士
本报记者 苗露
杭州市余杭区12355青少年热线志愿服务队队长吴敏强,退休后一心扑在义务禁毒宣传的工作上。今年70岁的他,尽管身患癌症,却无时不刻不惦记着那些需要他帮助的失足青少年。
熟悉他的人,都会亲切地称呼他一声“吴老师”。
2004年退休后,吴敏强带着从事法律工作的女儿一起报名参加余杭区团委12355青少年热线志愿服务。他是这个团队中最年长的,把热线办公室当成了自己的家。每天从早晨8点到晚上9点,他都在那里,节假日也不例外。
几年来,吴老师积极参加省、市、区的禁毒知识培训;组织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企业、戒毒所、未管所、看守所、拘留所,开展禁毒预防教育讲座已达130余场,参与的干预咨询达80余人次。有的吸毒人员在康复之后,吴老师还帮助他们联系社会、企业等,帮助他们就业,开拓新的人生道路。
这些吸毒人员和问题青少年幸运地碰到了“吴老师”,但吴老师本人却遇到了人生中的不幸——2007年4月,他被确诊为中晚期喉癌。
吴敏强牵挂着热线,牵挂着禁毒志愿服务,毅然接受了手术治疗。
住院治疗期间,不知情的咨询者将电话打到了医院,他没有拒绝接听。喉管切除一半后,他不能发出声音,就用纸笔告诉女儿去做好手头还没解决的个案,着急的时候,用一张纸巾堵住喉管,用拉风箱般得嗓子予以回答。出院当天,他不顾家人劝阻,就走进热线办公室。在康复治疗中,他上午放疗,下午、晚上又回到办公室接听热线。
5年过去了,瘦弱的他依然热心地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大家都劝他要多休息,可吴敏强却说:“我们多给孩子一点关爱,社会就少点遗憾。”
他积极组建“三级”(团、镇街、社区)禁毒志愿服务团队;通过新浪、腾讯微博发布各种禁毒宣传知识;提出的“一条热线,N个基层心理资讯室”的思路也初现规模。
有人问吴老师,准备什么时候“退居三线”?他说:“小车不倒只能推,生命多长,爱就多长。”
与病魔争夺时间的禁毒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