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常青特刊

王雪:英雄少年智送情报

  王雪 女,1929年生,河北易县人。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抗战胜利后,先后在河北易县二区土改工作队、张家口市委组织部、工人日报社工作。1954年,随丈夫前往中国驻印度尼西亚领事馆。1958年回国后,任杭州建设技术学校校长。后在杭州市自来水公司、杭州市卫生局人事处工作。1983年离休。

  ★火线穿越★

  王雪:英雄少年智送情报

  机灵掩护地下党

  1940年,河北省易县塘湖镇南林村,11岁的王雪正在自家院子里赶着小毛驴拉磨准备筛面。

  忽然一个人推门而入:“小姑娘,你快把我藏起来,日本鬼子在追我。”王雪马上反应过来,这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想起1938年就参加了八路军的父亲,王雪觉得必须救他。

  她灵机一动,跑到用来放番薯的地窖旁边,掀开盖子,叫他跳进去。然后盖上盖子,在上面堆满玉米和高粱秸秆,镇定地蹲在秸秆上拿着筛子假装筛面。

  没过一会儿,日本鬼子就进来了,追问人去哪了。王雪指了指墙,说人翻墙跑掉了。日本鬼子信以为真,追了出去。

  当时,南林村已经是日本鬼子的据点,人员进出查得很严,大人们送不了情报,只有小孩能送。被王雪救下的党员干部见她年纪小小,却能担得起事,就问她愿不愿意做这里的情报工作。

  胆大不怕事的王雪立刻答应了,成了村里唯一的小交通员。

  给狼牙山地区送情报

  1941年,易县的地下党员获知日军要对抗日根据地狼牙山地区进行大“扫荡”,而王雪所在的村子距狼牙山不远,所以她就成了送这份重要情报的交通员之一。

  当时,日本鬼子占领南林村,强迫村民在村庄附近建起了炮楼,村民进出,都要经过炮楼。“大人们用晒干后的猪尿泡膜裹着情报,小心地夹在牛粪块里,嘱咐我把情报送到村外的坟地里。”王雪说,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她假装背着粪筐拾粪,绕过炮楼,安全地出了村。送到坟地后,还要和接头的人对暗号,对准了暗号才能把情报交掉,回来后再汇报是什么人接的情报。

  那一次为了等接头的人,年仅12岁的王雪在乱坟堆里又冷又饿,伴着磷火足足等了一夜。

  带领地下党员安全撤离

  自从王雪成为地下情报员后,她家就成了附近地下党员的活动据点。地下工作者在她家猪圈里挖了地道,和村里的井通在一起,用于藏身,并把开会的地点设在她家。

  每次大人开会,王雪就爬到屋顶上放哨。地下工作者多数是在夜里进村活动,所以她常常在屋顶上一待就是一夜。

  一次,河北易县二区组织干部葛春喜到她家,预备开会,人员尚未到齐,王雪爬上屋顶,就看到敌人已临近她家的大门。下地道已经来不及了,王雪立刻跳下房,带着两位同志翻过后墙逃出。又一连翻过五六个院子,到村边的高粱地里,借着高粱的掩护,到了晚上才在村后的山上隐藏起来。

  看到两位同志平安后,王雪又匆匆往回赶。还没进村,就被村民拦住,说她家的地道已被发现,日本鬼子说要把她家杀个鸡犬不留。

  “幸好,我妈妈前一天去我姥姥家了,我也去姥姥家避避风头。”直到抗战胜利,她们才得以重返家园。

  【记者手记】

  86岁的王老身体不是很好,但她很爱笑,是个乐观的人。回忆起日军的暴行时,她伤心地哭红了眼睛。

  说起抗战时期的生活,王老从没说过苦。战争拆散过她的家庭,直到抗战胜利后,他们才回到了面目全非的家里,在战争年代能和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是多难的一件事!

  回忆过去是为了警醒未来。像王老一样为抗战做出贡献的人值得铭记,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当然他们更期盼的是,我们年轻人勿忘战争,珍惜和平。


浙江老年报 常青特刊 a0006 王雪:英雄少年智送情报 2015-06-17 浙江老年报2015-06-1700020;浙江老年报2015-06-1700017;浙江老年报2015-06-1700018;3915113 2 2015年06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