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往事

他为杭州“引进”了
第一只大熊猫

  三舅周永年去世已经24年了,每当想起他,我就怀念他为杭州园林和西湖山水所做出的贡献,他勤恳耐劳的精神值得后辈学习。

  三舅是江苏吴县人,生于1908年,早年就读于北京的燕京和辅仁两所大学,学习皮革和园林设计专业。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党组织任命他为杭州市建设局园林处副处长。后来他还担任杭州市园文局副局长、杭州园林研究所所长等。

  西湖水清了景更美

  1954年初,三舅在杭州市建设局园林处工作。从1952年起,杭州已开始西湖的大疏浚工程,三舅几次对我讲起湖泥堆放困难,常常到处去协商堆放场地。开始在昭庆寺后面从弥陀山到圣塘河边,后来一直堆到金沙港、黄龙洞、茅家埠、三台山等地。直到1958年,杭州现代史上最大的一次疏浚工程完工,西湖水终于变清了。

  除了西湖水要清,公园绿化、花卉树木布置也是一种艺术。解放初,整个西湖各公园景点许多一片荒芜,三舅参与了各景点具体设计布局建设工作。像花港观鱼的建设工程,三舅和园林技工顾松林多次商讨确定总体上是鱼、树、石、路布局,红枫、紫薇、杜鹃、梅树四季常青、四时花卉不断,牡丹亭下各种湖石、牡丹、造型树、层次分明,风光旖旎,加上红鱼池、茶室布局,让整个花港公园充满了诗情画意。

  从蚕沙里

  提炼出叶绿素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杭州要建华东最大的植物园,三舅除了参与树种安排外,还筹建杭州植物园香料车间(杭州香料厂前身)。当时技术和工艺流程都是摸索试验,他还专门几次去上海请教香料香精技术,1958年厂里终于生产出了15种天然香料。

  不久,三舅提出了利用蚕砂提炼叶绿素的设想,这在当时的中国并无先例。我的邻居胡新书参与了全过程,她告诉我:“周局长和我们连续几个月日以继夜加班,边测试、边改进、边生产,终于在1960年生产出了糊状叶绿素出口日本。1961年正式投产后,因为是中国第一家叶绿素厂而且产品出口,朱德总司令在省公安厅长王芳陪同下来厂里视察。1978年周永年第二次到叶绿素厂蹲点又带领同志们试制出了叶绿素铜钠盐(治胃病药品的主要成份)。现在该厂名为杭州电化厂红绿生沅分厂。

  “引进”杭州

  第一只大熊猫

  上世纪70年代,杭州动物园还在钱王祠,因临近城区面积小,正面临拆迁。刚从“牛棚”里出来的三舅和同事们四处奔走,寻找迁建动物园的理想地块。经过几个月的规划和实地测算,最终确定在四眼井的丘陵地带建园。“利用山势、合理布局、节省用地,按动物的不同要求进行布局”,这是三舅当时的原话。之后才有了现在的杭州动物园。

  杭州动物园原主任高关荣和我说:“周局长是多年负责业务的副局长,各单位有麻烦事,只要找他总能设法解决。”高关荣记得1961年动物园没有熊猫,但老百姓喜欢,他找周永年帮忙,没想到周很快就与北京林业部的一位同志联系,叫他拿了介绍信到北京办理手续排计划,次年杭州终于有了第一只熊猫。

  1991年,三舅走完了他83年的生命历程,在追悼会上,浙江省原省委书记江华送了花圈,时任杭州市委副书记王国平致悼词,原叶绿素厂的全体同志都来了。我和大家一样惜别三舅,杭州人民决不会忘记这位对杭州有贡献的实干家。

  作者系杭州古都研究会会员


浙江老年报 往事 a0006 他为杭州“引进”了
第一只大熊猫
2015-06-15 3902132 2 2015年06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