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老人追鸟4年多
拍摄150种鸟类 满满3大本相册
本报记者 苗露
噪鹃、白鹇、短耳鸮、靴隼雕……这些连名字都很新奇的鸟类在城市中不多见,但它们全都被搜罗于陈虎的相册中。
今年77岁的陈虎是个爱好大自然的人,4年前儿子给他买了相机后,他便踏遍名山大川,用镜头记录下美丽的景致与灵动的生物。
自掏腰包换“装备”
陈虎出生于金华市金东区多湖镇一户农民之家,1963年前后进入中国农业银行金华市分行负责党政工作,退休后,报名金华市老年大学,画画、书法、二胡都学了个遍。4年前,陈虎的儿子给他买了一台数码相机。陈虎一边自学用法,一边到处试拍,很快就爱上了摄影。后来,那台相机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拍摄需求。陈虎狠了狠心,花了3000多元购买了一台单反。
只要是他觉得新奇的、好看的、好玩的,都会用镜头记录下来,而他的拍摄范围很广。翻阅陈虎的相册,除了能看到各种新奇的鸟类与昆虫,还能看到名山大川的瑰丽风景。“每次出去旅游我都不忘带相机,有些东西不趁早记录下来,怕以后会消失。”
最爱拍鸟类
已成半个专家
说起自己最爱拍摄的题材,陈虎毫不犹豫地选了“鸟类”。
“在金华,平时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去南山、北山、尖峰山这些地方拍,骑一个电动车就去了。”陈虎为了不惊吓拍摄的鸟儿,特意去购买了一套迷彩服。有时为了等一个好镜头,他能在草丛里“守株待兔”大半天。不过,这种“土法子”经常让他无功而返,陈虎笑着说,一天拍不到一张也很正常。
为了更深入研究鸟类,他不惜花费千元购买《中国鸟类摄影图鉴》。有时候,陈虎会拍到书中不曾记录的珍惜品种。遇到这种情况,他向专家求教。久而久之,陈虎的《鸟类图鉴》越来越丰厚。至今他已经拍摄了满满3大本相册,150多种鸟类,俨然成为了半个鸟类专家。
“我把这些东西留下来,还可以给自己的孙子看,让他们体会自然之美。”陈虎说,相片旁都标注了相关资料和摄影时间,只要自己还有力气,就会继续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