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是美德还是算计
“孔融让梨”是美德还是算计
本报记者 曹漫
近日,网友“笛子Ocarina”在微博上传了一组原创漫画,把“孔融让梨”做了新解。该漫画被多个网站转发,引起众多网友的讨论。
这组名为《人情债的博弈:为何会有“孔融让梨”》的漫画共有24幅图,画面以简笔画的形式勾勒出人物,并进行解说。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被理解为是博弈论里的“人情交换”,让梨的行为也被描绘成双方用心良苦的“算计”。简单地讲,“孔融让梨”新解认为“今天我帮你一个忙,是为了下次你能帮我一个忙。”
“传统美德怎么就变成算计了呢,小孩的世界很单纯,要教他学会尊重和考虑别人。”听到让梨新解,家住杭州艮园社区的王大伯认为新解有些吹毛求疵。这个观点也得到了读者张宏超的支持,他认为太多的关爱容易让小孩以自我为中心,而谦让宽容能让孩子更容易融入社会。
杭州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张旭升认为,“孔融让梨”原本是发生在家庭里的一种自觉行为,它与传统文化契合,得到积极评价。而这组漫画里的让梨语境并不清楚,很难判断到底“让”是基于怎样的价值判断,不应该过度工具化、货币化地去理解。
对于“孔融让梨”引申出的家庭教育问题,他认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慢慢引导,逐渐内化价值观,而非强行灌输,更不能根据社会的势利与浮躁,做出所谓的实用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