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一买上万元,子女劝劝就吵架
老人说:因为他们不孝顺
保健品一买上万元,子女劝劝就吵架
老人说:因为他们不孝顺
本报记者 王杭晨
杭州的余女士家有两个“活宝”,一个是婆婆,一个是父亲,他们都是保健品的“忠实粉丝”。
余女士告诉记者,生活节俭、连把破雨伞都不舍得扔的婆婆,却用养老金和子女给她的生活费买保健品,一买动辄上万元。
婆婆潘大妈今年74岁,住在台州,是独居老人,子女基本都在杭州生活定居,逢年过节会回去探望她。现在,为了保健品的事,几个子女吵了起来。
潘大妈有两个儿子,两人对于母亲买保健品的态度截然不同。
小儿子认为,母亲喜欢买保健品,就让她买,她高兴就行,反正也吃不坏身子。
大儿子认为,自己给母亲的钱,本是表达一种孝心,希望母亲以此改善生活、照顾好身体,而母亲却用这些钱买些不靠谱的保健品。
“为了这个事没少吵架,和妈吵,也和弟弟吵。我妈妈上次还说气话,让我以后别回来看她了。”面对保健品商家,母亲慷慨解囊,甚至到了不同意购买就与家人大吵大闹的地步,大儿子实在是不能理解。
潘大妈特别迷信能治百病的药和外国人的新发明,买的很多保健品上都印着莫名其妙的英文。还有专家说、教授说、名医说,都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词语。
“当年,公公还在的时候,婆婆就把听讲座当成平日的生活项目。公公去世后,婆婆更热衷于参加此类讲座。”余女士说。
她和丈夫常常开导老人,但是老人不仅不听劝,还反问他们:“你们不孝顺,不回来看我,我跟他们聊天开心,买点东西怎么了。”
“奶奶现在学聪明了,她都跟我们打哈哈,嘴上说‘知道了、不买了’,下次还是去买。我们回台州看她的时候,她就把买来的保健品藏在隐蔽的角落里,让我们都找不着。”潘大妈的孙女小许说。
现在潘大妈的经典名言就是:“这些东西没花钱,都送的。”
另外一个让余女士头疼的是她的父亲,今年80岁,曾是中学的物理老师,非常相信科学,用余女士的说法“简直跟牛顿一样”。按理说,他不会去买一些价格昂贵且质量一般的保健品,但事实恰恰相反。
“经常在路边买一些保健品回来,对方把疗效说得很玄乎,他就觉得好奇、新鲜,但是买回来他又不吃。”余女士说。
余女士实在没招,她说,既然父亲屡劝不改,她也不想再挑战他的“权威”,否则按父亲的话说就是“伤了他的自尊”。
其实,有类似问题的家庭不少。针对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问题,养安享北山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做了个回收保健品空盒的活动。虽然目前只有百来人参与,但保健品总金额已过百万元。其中有一位老人,仅去年一年购买的保健品金额就达到30多万元。
中心主任钟梅军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老人对保健品选择存在不理性消费的现象。大部分老年人并不知道保健品的功能,还有一些老年人有大面积存货的行为。同时,子女也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社会上所有保健品的销售都是骗人的。这是导致老人与子女发生冲突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