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
一生没有进过学校念书
贫僧一生没有进过学校念书,不要说小学,我连幼儿园的毕业证书都没有,但这不表示贫僧没有读书学习。所谓“活到老,学不了”,贫僧到了这把年龄,因为眼睛看不到,还要徒众轮流读书给我听。
不荒废童年时光
记得贫僧小时候,听外婆在佛堂里唱的诗歌:“善似青松恶是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又例如《因果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隔八十多年,至今,当时唱诗歌的那许多情况,如同还在我的眼前。
因为家贫,我喜欢拣拾人家丢弃的废物,像杏仁的子、李子核,人家吃了就不要了,我把它聚集起来,卖给中药店,也能换几个零钱。还记得换来那几个小钱给母亲的时候,她非常欢喜。十岁那一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家乡被战火烧得面目全非。我和同伴就从瓦砾中,挖掘一些铁钉、铜片,也卖了几个钱。那时,倒也不完全为了赚钱,我想,人生就是一种学习,自己不能像儿童一般到学校里念书,但我可以学习做人、做事,也不算荒废童年的时光。
发心苦行也能开悟
贫僧非常侥幸地,在十五岁的时候就登坛受比丘三坛大戒。戒期中,除了睡眠不够、饭食不饱,老师的打骂以外,并无特殊感受。假如说有的话,就是觉得在受戒期中,什么苦难、什么委屈,一切都是当然的,因为自己正在受教。想来,贫僧能熬过青少年时期遭受的专制、委屈,主要的就是靠着自己把打骂、责难都视为是“当然的”。
在受戒之后,除了偶尔课堂里的学习,我更加投身于苦行的行列。挑水、担柴,光是行堂,每日三餐为人添饭、洗碗,就做了六七年。严寒的冬季,每餐在冰冷的水里洗几百个碗盘,手掌都冻裂破绽,还可以看到鲜红的肉块。要再下水洗碗,实在痛彻心肝,但除了忍耐以外,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所以,回忆起人生,忍耐苦难,实在是青年学子学习的增上缘。贫僧觉得,发心苦行也能开悟。
犹记受教栖霞山
贫僧在栖霞山受教的期间,觉得有几次最为受用。在抗战初期,栖霞山的乡村师范学校撤到重庆了,有幸看到很多散落的书,我把它捡回来,成立一个“活页文选室”,从中国的民间故事到外国大文豪的作品我看了个遍。除了看,我还听前辈们讲佛教,往事历史也让我听得如痴如醉。
自学是孔子的教学,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自觉是佛陀的教法,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是这些自学、自觉的经验,成就了现在贫僧的行事、思想观念、做人处事、举一反三、理事圆融和僧信平等,甚至对于佛法妙理的体会,让贫僧的一生都非常受用。
节选自星云大师《“贫僧”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