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体
【教师名片】吴亚卿:全球汉诗总会名誉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中国楹联书艺委委员,浙江省辞赋学会第一副会长,钱塘书画研究社副社长,中国羲之书画艺术院研究员。
中国诗歌就主流而言,首先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曲、白话诗几大类。古体诗又分为二言诗、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诸类。近体诗又可分为绝句、律诗与排律。词可分为小令、中调与长调。曲可分为小令与套曲。
古体诗产生于陈隋以前,但自唐代至今依然存在。近体诗形成完善于唐代,直至今天依然存在。词产生于唐代而盛于两宋。曲则仅盛于元代。白话诗产生于“五四”时期欧风东渐之际。
所谓“现代诗”乃时间概念而非诗体概念,与其对应之名称应是“古代诗”、“近代诗”而非“古体诗”。凡是现代人所作之诗即现代诗,其中仍得按诗体分为古体、近体、词、曲、白话诗诸类。如鲁迅、柳亚子、毛泽东、郁达夫之诗,大多属于前二类。此乃最基本之常识。当年陈毅请毛泽东改诗,毛泽东让陈毅向董必武学五律,向叶剑英学七律,亦即学近体诗。
以往曾有过“旧体诗”、“新体诗”之类名称,其实并不科学。因新旧并无固定界线与确切内涵,亦无从客观把握,故已为有识之士所扬弃。
具体到“诗词课”或“诗书画印”诸才艺而言,其中之“诗”或“诗词”,其内涵便是古体诗、近体诗与词,界线既明确,操作亦方便。唯其如此,亦正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吻合。
古体诗不受格律限制,亦无固定格式与篇幅,但须符合古人(主要指唐以前人)的语言习惯,以古代经典作品为模仿对象,更须有高度概括性、鲜明形象性与浓烈抒情性。
近体诗与词俱须讲究格律,故又合称为“格律诗词”。格律既是“镣铐”,亦是“拐杖”或“扶手”、“护栏”。“戴着镣铐跳舞”乃是自觉增加难度系数。有“拐杖”或“扶手”、“护栏”则可帮助保持重心稳定,不致出格。故而今人学诗,无论年龄大小与文化高低,均以先由近体绝句起步为宜。
本报记者 周瑜 整理
关于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