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乐其中

不等不靠 白首互助
社区义工 快乐大家

  不等不靠 白首互助

  社区义工 快乐大家

  本报记者 周瑜

  通讯员 马李骏

  浙江临安锦北街道竹林社区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没有坐等政府和他人的帮助,不仅独立生活,还为其他老人提供义务服务。尽管已步入暮年,但帮助他人成了这群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具体表现。

  他们守望着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人们,不求回报地坚持着内心最深处的快乐。

  现年71岁的黄金凤,已是四代同堂,子女都在外打拼,现在临安锦北街道竹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食堂义务帮忙。每天早上6时40分左右,她就来到老年食堂,忙着烧开水、拖地、洗菜、整理中午来老年食堂就餐的老人所用餐具等,一直要忙碌到中午;等社区老人们来的时候,黄金凤还要帮忙打饭。这份活儿,她一干就是两个春秋。

  可谁曾想到,早在10年前,黄金凤曾经中风,半身瘫痪,胆囊也出现病变,虽然经过治疗,中风的状况好转,但胆囊已经切除。在这样的身体状况下,黄金凤还是坚持每天去老年食堂,做着重复而略显辛苦的活计。

  竹林社区老年协会王会长介绍,黄金凤现在需要每天吃药来控制病情,当初她要来帮忙,社区也因担心她的身体而进行了劝阻,但黄金凤很坚持:“我现在老了,也不图别的,就想着每天把地拖干净了,把餐具卫生都弄洁净些,等我那些老哥、老姐们来这里,有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从内心感受到快乐,我也就满足了。”

  另一位和黄金凤同龄的陈品贤老人也是竹林社区里颇受欢迎的人物。他有一套宝贝音响,功放、话筒、电线、支架等一应俱全,那是他为服务社区里的同伴自掏腰包买的。

  王会长说:“光是买这些设备就要6000元—7000元钱,每年维修跟材料损耗的费用还要将近2000元,这些都是陈大爷自己掏的腰包,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设备,很多戏曲、歌曲爱好者,还有拉二胡的,吹笛子的,敲锣的,打鼓的,都聚集起来了。社区里还自发成立竹林群乐艺术团,团里基本都是50岁—70岁左右的文艺爱好者。”

  只要天气好,陈品贤都会拉着这些设备,到临天桥头的亭子里,为大家免费提供音响服务。不只是在市区,现在艺术团有了这些底子,大家都开始组织社区与周边村,社区与社区的文化交流,场面也是热闹得很。

  陈品贤说:“每到一处,不论男女老少都聚拢在一起,各自社区或是村都组织了很好的戏曲、红歌、黄梅戏等节目。大家欢迎我们,村民又爱看,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好多,生活也就多了很多乐趣。”

  临安市老龄办工作人员表示,黄金凤与陈品贤这样的事迹,在助老与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层面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们也期望更多这样的老人涌现,不只是年轻人,老人也可以为养老服务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


浙江老年报 乐其中 a0006 不等不靠 白首互助
社区义工 快乐大家
2015-06-05 浙江老年报2015-06-0500002;3901935 2 2015年06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