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乐游

老人出游风险可规避
做好准备 别逞强

  老人出游风险可规避

  做好准备 别逞强

  本报记者 施宇星 王卓琳

  旅游途中,确实会有许多未知的风险。遇到危险,老年人的避险和自救能力,相对来说也会更弱一些。

  对此,本报采访了旅行社及户外救援公益组织的相关专家,老年人如何规避旅行中可能发生的风险。

  》》》户外活动

  风险:迷路、受伤

  预防:做好热身、借助设备

  老年人出门旅游,比较多的人会选择到大自然中进行户外活动。

  海涛是国内著名公益组织公羊会救援中心部的部长,他参与过许多次的户外救援。

  总结多年的经验,海涛发现,在户外活动发生危险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活动前无充分的准备,未计划好行动的路线,偏离了既定的航线;另外,即是参与活动的当事人,对自身的预设较高,易逞强,做出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

  2009年,上海一名老人与同伴出游。傍晚时分,同伴们提出要好好休息,做下休整,老人提出想去爬山。在无人同行的情况下,依然决定去登山。但直至深夜,老人也没有归来,附近也无人报警,最后发现,老人遇难。

  其实,户外行动的危险系数是可以降低的。海涛说,户外活动前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能有效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首先是心理准备。出行前,一定要对线路进行评估,这段路程、旅途有多长,途中有些什么路段较为崎岖,预设会有什么危险。而老年人尤其要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前一天晚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好。也不要过多的饮酒,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其次是物资的准备。户外活动对于老年人来说多为生理疾病,尤以心脑血管的疾病为甚,例如脑血栓、心脏病等等。所以如患有疾病的一些出行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药品。这样一旦发生危险,专业救援团队施救时,即可马上服药,争取更多的时间。另外,一些必要的物资、装备根据具体的出行活动进行准备,例如云南白药等药品。

  最后是热身准备。长时间的徒步活动或者登山活动,开始前必须有充足的热身活动,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老年人更是要在活动前检测好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开展运动。

  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有两种方式值得借鉴,这也是海涛非常推崇的两种方式。

  第一,手环,吊牌。如一些年纪大的、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员出行前可以准备一块小小的吊牌或者手环。在这些小卡片上,写明自己患有的疾病,服用的药品,在互动活动过程中,一旦发生危险,专业团队到达现场后,针对性的救治可以更加及时的展开。同时,避免一个人单独出行,个人行动危险会系数增高。

  第二,手机GPS定位。这在欧美发达国家,使用率非常高,希望老年人在出行前,家人能为其设定这一功能,并指导家中的老人如何使用,在老人遇到危险时,能更易搜寻到目标。老人在出行前,应告知家里人,去哪儿、何时返回,家人务必做好接应工作。

  》》》乘车

  风险:颠簸可能造成骨折

  预防:行前体检很必要

  》》》慢性病患者

  风险:疾病突发

  预防:服药也要调好时差

  出门旅游,找厕所是件很重要的是。特别是患有慢性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人,如果外出时找不到厕所,长时间憋尿,会使血压升高,有可能发生脑出血。

  杭州梧桐会旅行的工作人员刘牛说:“出行前我们都会建议患有慢性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先排空小便,若逛街时间较长、如厕条件允许,应随机间断如厕,不要让膀胱内储存大量尿液。”

  而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需要长期服药的游客,刘牛建议出国后可以直接按照当地时间服药。服药较特殊的,比如服用免疫抑制剂者,在出国之前就要提前一周做好准备,尽量将服药时间逐渐调整为国外服药时间,等到出国后,直接按照当地时间服药即可,也不会措手不及地去调时差了。


浙江老年报 乐游 a0005 老人出游风险可规避
做好准备 别逞强
2015-06-03 浙江老年报2015-06-0300003;浙江老年报2015-06-0300005;浙江老年报2015-06-0300006;浙江老年报2015-06-0300007;浙江老年报2015-06-0300009;3903497;浙江老年报2015-06-0300008;浙江老年报2015-06-0300010;浙江老年报2015-06-0300011;浙江老年报2015-06-0300012;浙江老年报2015-06-0300013 2 2015年06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