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世代

中国爷奶一出手
耶鲁花园变菜园

师生大赞:有利培养家庭价值

  中国爷奶一出手

  耶鲁花园变菜园

  师生大赞:有利培养家庭价值

  本报记者 孙雯靖

  近日,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薛涌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一组图片,内容是耶鲁大学内的“中国爷爷奶奶村”,因为种菜引发的故事。

  “中国爷爷奶奶村”还因此上了《耶鲁校友杂志》。

  耶鲁的“中国爷爷奶奶村”里,住的大多是中国研究生、博士后们的父母,他们到美国探亲。爷爷奶奶们的日常活动就是管管孙辈、种种菜、玩玩太极。

  报道讲的就是社区里的菜园,中国老人在这里种起大片的果蔬。

  薛涌在微博上说:美国人种的是花,而中国人种的都是吃的,改变了社区外观,也违反了有关社区美化的规则。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杂志上刊发的是负面报道。但恰恰相反,这篇报道引起耶鲁师生和校友们的关注,他们赞叹:中国大爷、大妈给耶鲁增色。

  耶鲁校友杂志网站的短片称:耶鲁对这种现象显示了充分的文化敏感,羡慕中国家庭三代人在一个园子里培养家庭价值。耶鲁不但不管,反而视为文化创造,纷纷去学习。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国内,结果就完全不同。老人在天台或小区绿化带种菜,有的引发邻里矛盾,有的直接被社区以“公共用地禁止种菜”为由,直接清理整顿。类似的报道,相信大家也看到过不少。

  同样是在公共场所种菜,两国的态度大不相同,浙江社会文化研究院应忠良院长认为,因教育差异,美国孩子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时间较早,而中国孩子从小就接受孝文化的教育,成年后与父母一起生活的也很多,所以美国人的代际关系相比中国人更薄弱。

  近年来,美国人越来越在意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融洽。有学者表示,在美国主流社会,如果告诉别人你把家庭和亲情放在第一位,就很容易受到尊敬,如果把工作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就会被认为缺乏人情。

  而在中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早被写入了小学品德课里,做人的首要标准就是要守规矩。

  两国文化差异,造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择。


浙江老年报 世代 a0006 中国爷奶一出手
耶鲁花园变菜园
2015-05-27 浙江老年报2015-05-2700002;3884203 2 2015年05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