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关注

桐庐发文鼓励子女买房与父母同住已过去一月

贷款额度为孝而升
后期监管何去何从

  桐庐发文鼓励子女买房与父母同住已过去一月

  贷款额度为孝而升

  后期监管何去何从

  本报记者 苗露

  近日,在桐庐工作了两年的小张准备买房,并将住在外地的父母接来同住。来到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提示其可以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优惠的新办法。

  小张仔细一问,方知早在4月23日,桐庐公积金管理中心就已发布《关于提高部分群体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在管理中心缴存公积金的人员买房与父母同住或就近居住。(详见本报5月8日头版)

  如今,优惠办法已实行了一个月,情况究竟如何?

  出台政策旨在鼓励尽孝

  “主要还是为能更好地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帮助市民实现‘住有所居,民有所安’的梦想。” 桐庐县行政服务中心公积金窗口负责人尹丽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桐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陆续出台了不少惠民利民的政策,也包括这次出台的公积金贷款额度优惠办法。

  根据《通知》,凡符合桐庐县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如果为照顾父母,买房与父母同住,或者新购住房与父母所居住的住房在同一个社区的,可以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通知》出台后有不少人来窗口咨询,我们也会注意提醒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以考虑这项优惠办法。”尹丽说,在贷款额度方面,原先夫妻有一方缴存公积金的,贷款最高额度是45万元,现在可以提高到50万元;如果夫妻双方都缴存住房公积金,买房与父母同住或新房与父母同一个社区的,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以从最高70万元提高到80万元。

  同时,申请人员必须填写《公积金贷款优惠证明》,证明表上标有申请人的承诺。由于申请提交流程有所区别,申请人承诺的内容也不同,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予以勾选。尹丽解释,导入承诺制度,是希望用这种方式督促申请人自觉遵守申请规则,时刻牢记贷款买房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赡养父母。

  “能够享受到增额待遇的市民,首先必须在公积金管理中心缴纳住房公积金,而这批人的素质相对较高,我们也比较放心。” 尹丽说,不少人在听取办法解说后,表示自己购房并不能保证与父母同住,主动放弃享受该项待遇。“其实,推出优惠办法的另一个主旨是希望能鼓励更多年轻人与父母同住,营造爱老护老的氛围。”

  贷款额度提高解决资金缺口

  这项优惠政策的出台的确解决了不少人的燃眉之急。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桐庐县国税局上班的袁军良有着切身体会。

  “我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平时父母有什么事都能就近照料,很方便。”袁军良说,自己婚后和妻子一同与父母居住在老房子里。儿子在身边,媳妇也孝顺,二老觉得家庭其乐融融。

  但如今孙子长大了,原先的房子塞着一家五口,显得有些拥挤。为改善住宿条件,袁军良和妻子商量着要给家里买套大一点的房子。在网上看到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优惠办法,他赶紧带上材料去办理。

  袁军良说,原先他和妻子看房时已经确定了几个目标,但最心仪的一套刚好差了几万元。“现在贷款额度提上去了,正好补上之前不够的部分,我就可以全额公积金贷款,家里的负担会少些。”

  问及当日办理的情况,袁军良表示,工作人员仔细地询问了他的具体情况,并逐个核实递交材料的真实性。填写完管理中心提供的《公积金贷款优惠证明》后,袁军良便带着证明来到购房所在社区盖章。

  “本来当日就能办好的,但我那天忽然来了点急事,又是周五,就拖到后面一个星期了。” 袁军良说,整个办理流程还是很顺利的。

  实际操作中真实性较难把控

  公积金贷款的额度提升了,对急于买房的市民来说固然是好事,但“买房与父母同住”这一点,又该由谁来监管呢?

  目前,有两类人群能够享受该项待遇:一类是申请人的父母在桐庐持有住房,且子女欲和父母在同一社区购房的,这类人群可在公积金窗口接受面谈时填写承诺证明,并提供双方住房证明与亲子关系证明;第二类则是申请人父母在桐庐没有住房,其购房目的是为将老人接来同住,这类人可在窗口填写承诺证明,并交于购房所在社区盖章确认。

  尹丽说,桐庐的新楼盘多集中在城南新区,整个新区共分4个社区,公积金管理中心也曾数次召集社区管理人员进行座谈,商讨监管方法,最终确定了盖章证明的办法。

  自新办法实施后,各大社区的工作人员陆续接到不少证明的申请。记者询问各大社区,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办法刚出台的时候来盖章的比较多,最近少了些。”

  据悉,社区在给申请人盖章确认前,需要对方提交户籍证明,以确定其户籍信息是否属实,是否在对应社区的管辖范围。但对于长期监管问题,社区表示“操作性偏低”。

  “如果是现房和二手房,我们还可以从申请人以前居住过的社区了解情况,确认其是否一直与父母同住。但新区有很多期房,交付可能要几年以后。等到那时候,公积金贷款额度的提升就没有太大意义了。”某社区工作人员补充,新区人口流动性大,要求社区物业挨家挨户地询问情况可行性不高。如果是“新桐庐人”,父母户籍在外地的,就更难确认了。

  对此,桐庐公积金管理中心表示,中心目前采用窗口、社区双重审查,并且将申请人资料留档予以真实性保证。后期监督问题一直在讨论,初步的监管办法也在酝酿之中。

  或可借银行信用加以约束

  公积金贷款额度的提升,直接导致的是公积金管理中心贷款业务和提取公积金规模的持续增长,放款轮候的时间会更加漫长。为让市民能够更快地领到住房公积金,桐庐公积金管理中心引入个人住房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业务。

  该项业务的具体操作为公积金管理中心与银行合作,由银行(贷款人)根据公积金中心确定的贷款额度,先行向公积金贷款借款人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对银行商业性住房按揭贷款与公积金贷款的利息差,由公积金管理中心按月向借款人进行贴息。待公积金管理中心有资金时,再向银行置换借款人剩余借款额。

  对此,浙江省星韵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尧表示,住房公积金贷款由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收取和发放,属政府行为。一般情况下,只要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台的办法没有违背法律法规,都是可行的。

  林尧补充,公积金管理中心或许可以借用一些商业银行的做法:商业银行进行企业贷款时,会在合同中注明,一旦企业经营或信用出现问题,银行可要求企业提前还款。“既然是因为要和父母同住才获得贷款额度的提升,若在日后发现贷款人生活现状与其承诺不符,则可要求其提前归还提升额度的部分,这也算是一种监督方式。”


浙江老年报 关注 a0002 贷款额度为孝而升
后期监管何去何从
2015-05-25 浙江老年报2015-05-2500002;浙江老年报2015-05-2500004;浙江老年报2015-05-2500005;浙江老年报2015-05-2500010;3888569;浙江老年报2015-05-2500014;浙江老年报2015-05-2500016;浙江老年报2015-05-2500007;浙江老年报2015-05-2500009;浙江老年报2015-05-2500013;浙江老年报2015-05-2500015 2 2015年05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