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养安享

吴玉韶:
家庭养老是最好的模式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作主旨演讲 魏志阳 摄

  吴玉韶:

  家庭养老是最好的模式

  本报记者 周德双

  “居家养老占据了我国96%,甚至97%的养老方式,在老龄化加剧的新形势下,很多人在强调社会化养老,但居家养老的核心是家庭养老,无论社会化养老如何发达,家庭养老仍然是基础性的、决定性的。”昨日,在2015居家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上,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作“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主旨演讲时如是说。

  家庭养老是最好模式

  针对我国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方式,吴玉韶认为,家庭小型化、养老功能弱化是不争的事实,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也是大势所趋,但必须摆正两者关系:家庭养老是基础,特别是健康、低龄老人。社会化养老作为家庭养老的补充,不能替代家庭养老。

  吴玉韶说,新修改的《老年法》把“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改成“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并不意味着不重视、不需要家庭养老,而是“居家养老”本身就包括了家庭养老。

  从养老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来看,家庭功能是养老的最大承担者。特别是农村地区,绝大部分老年人仍然以家庭养老为主。吴玉韶介绍,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但是日本的家庭养老起着决定性作用,存在着大量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情况,他们的空巢率很低。

  政策促进刚性需求

  吴玉韶认为,应该厘清家庭、政府、市场三者的养老责任边界,不能把养老问题过多地推给社会。随着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从基本生活到文化娱乐,再上升到价值尊严的层面,水平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但家庭养老又面临着市场化、城市化、家庭小型化、少子老龄化、空巢化等的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政府应起到补充的作用,提供制度供给。通过政策的刚性促进,强化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这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解决养老问题的战略性举措。吴玉韶还表示,可以借鉴新加坡等国经验,通过津贴和减税,鼓励子女与父母同住或就近居住,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居家养老水平。


浙江老年报 养安享 a0002 吴玉韶:
家庭养老是最好的模式
2015-05-22 浙江老年报2015-05-2200006;浙江老年报2015-05-2200010;3891400|;3891359 2 2015年05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