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人:中医界的“包拯”
其人:中医界的“包拯”
陆拯的名字和大家都知道的“包青天”包拯的名字一样,而他和包拯还真有相同的地方,一样廉洁公正。同样,陆拯在治病救人时,无论贫富都一视同仁,同时他淡泊名利,只专心于中医理论的构建和研究。
从这个角度来说,陆拯还真是中医界的“包拯”。
五代人都认准他
要说起陆拯,他的名字你可能很陌生,但是在他接待过的患者心中这绝对是一位医德高尚的医生。
这从很多细节中,都能看出。陆拯每次的门诊总是有很多人,往往上午的门诊都拖到下午两三点,下午的门诊拖到晚上七八点。即使这样,对待每位患者,不管是谁,陆拯都起码有15分钟的时间问诊。诊疗费也一直按普通专家号,直到近几年才提高诊费。
有些患者来了,由于总是治不好,所以会比较急躁。陆拯总会安抚患者,细心地询问病情,即使有时患者不理解,他也耐心地诊治。
对此,陆拯说,他觉得作为医生就应该认真,这也贯彻在他的看病中。同时,他急患者所急,从不开大方、贵方。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有位患者一家五代人都在陆拯这里看病。
这位患者小时候曾经在陆拯这里看过病。十几年过去了,这位患者的孩子也生病了,到处就诊也不见疗效。这位患者就想到了小时候给自己看过病的陆拯,他也不知道,陆拯还在不在原来的医院,便带着家人,以碰运气的心态前来。此后,这家人一直在陆拯这里看病。
“前几天这位患者的曾孙子病了,也在我这里看病。”陆拯说,“在我这里看病的很多都是几代人一起看的,我们很多人都像朋友一样。”陆拯说。能和患者交上朋友,不仅是因为陆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全心全意为患者看病,更是因为他精湛的医术。
他的养生经
就是专心研究中医
今年已经78岁的陆拯仍然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看病、学习、教学、钻研,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满满的。“老师的工作激情一点都不输给我们年轻人。”他的学生陈明显博士说。
采访中,陆拯一直思维活跃,记忆力也特别好,能将古代医学书中的各种典故娓娓道来。从医六十余年,陆拯淡泊名利,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几十年来,他谢绝了外界各种高薪邀约,坚持只在本单位坐诊。别人请客,他也都婉拒。可是,所有与中医发展有关的事情,他觉得义不容辞。
“要说我的保养秘方啊,还真有一条,就是我热爱中医,愿意为了它的发展贡献一切。”陆拯说。
陆拯一直在思索,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医面临如今的状况。他觉得是因为中医没有系统的理论构架,使得中医的很多内容不能传承,不能流行起来。
为此,陆拯根据临床经验和反复论证,对中医毒理学说、脾胃学说、激发肾气说、天癸学说以及活血化瘀疗法和中药生用与制用的不同作用研究,创新观点,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