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穿越

赴闽修路记

备战攻台的1950年
赴闽修路记
口述 张杜高 整理 孟蕾 孙雯靖
我出生于普通丝织工人家庭。12岁进了私人丝绸小作坊当学徒。“九一八”事变后,英勇的东北人民和马占山为首的东北义勇军,不畏强敌与日寇开展殊死抗争的英雄事迹,在我心里种下革命的种子。
1949年4月10日,我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代号401,从事地下工作。
为解放台湾赴闽修路
1950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将解放台湾作为新中国1950年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就有关攻台作战的经费保障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面对台澎金马,为了加强战备,巩固海防,中共中央将加强福建地区的战备部署。故同年5月,因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杭州市总工会调派我往福建支前四大队修建战备公路。
1949年以前,除了昙花一现的漳厦铁路 ,整个福建省在铁路方面一片空白。崎岖多山的地形加上改革开放前国家技术财力的匮乏以及台海地区长期处于战备紧张状态,使得当时的福建交通运输的发展步履维艰。
作为工人代表(我的党员身份是保密的),我的主要工作是带领一千余名民工开山、造桥、筑路,负责福建浦城至水吉一百多公里路段的施工。目的是为解放台湾运送物资人员,输送武器弹药做准备。
环境“十面埋伏”
当时,美国支持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武装窜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当时,不少国民党散兵残留在福建深山里,经常出来破坏施工,抢劫东西。他们白天穿着解放军的服装在临江和旧关两个镇上活动,晚上出来抢我们的粮库,情况十分混乱。
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国民党残敌,还要战胜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的困扰。山洪暴发时,施工队正常供

浙江老年报 穿越 a0003 赴闽修路记 2015-05-13 3867282| 2 2015年05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