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院专家表示:
第一代农民工
养老应有制度安排
省社科院专家表示:
第一代农民工
养老应有制度安排
本报讯(记者 俞琪)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从年龄层次来看,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7.1%,超过4600万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民工平均年龄由35.5岁上升到38.3岁。
此前,本报已连续四期,探讨“第一代”农民工的退休安排问题。
实际上,41岁以上农民工,就已是逐年上升趋势。如果把41岁至50岁这个年龄段也算上的话,41岁以上农民工总的比例为43.5%,也就是有近1.2亿人。
另一方面,农民工的收支情况如何?
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比上年增加255元;外出农民工月均生活消费支出人均944元,比上年增加52元。同时,农民工“五险一金”的参保率分别为:工伤保险26.2%、医疗保险17.6%、养老保险16.7%、失业保险10.5%、生育保险7.8%、住房公积金5.5%。
“第一代农民工,为城市化和工业化作出巨大贡献,让他们老有所养,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说。
在过去的一些调查中,杨建华也发现,农民工大多只缴纳了工伤保险,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比例很低,“一方面企业不愿缴纳,从农民工本人来说,有的是不清楚政策,有的则因为工作流动性大出现断裂。”
杨建华表示,这样一个庞大群体的养老问题,应有专门的制度安排。制度不断完善,同时农民工流出地、流入地,包括政府、企业等,共同来承担责任,使得第一代农民工老有所依,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