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关注

“30后”周德荣:坚定为人民服务

  【人物名片:周德荣,出生于1930年6月8日,杭州文广集团离休干部。曾就读于华东军政大学,后转业至浙江水泵厂,在厂中担任专职团干部兼任科室团支部书记】

  “坚定为人民服务,活到老学到老,做优秀的战士和基层干部。”问及对“五四精神”的理解,周德荣如此说道。曾担任过团干部的他,对共青团有着非常深的感情。

  1949年,年仅19岁的周德荣考入华东军政大学,并在学校中入了团。

  “我们那时候还不叫‘共青团’,而是叫‘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周德荣说,入团的程序非常严谨,团日活动也井然有序。当时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部队的基层干部,增强军事力量。正是抗美援朝战争快要拉开序幕的时期,战争的气息让同学们都倍感紧张,学习与提高自身技能的想法更为强烈。因此,当时大家心中最为光荣的事情便是“周末不休息”。

  “到了周末,大家也都马不停蹄地学习,提高个人政治素质,磨练军事技艺,随时准备踏上战场。”由于战事来得突然,匆匆结业的周德荣被派往抗美援朝的前沿阵地——东北军区通信兵团,并于1955年9月被授予第一批尉级军官的军衔。

  不久后,因身体原因从前线退下的周德荣辗转到了浙江水泵厂。在那里,他又和团组织工作结下了缘。

  “之前在学校当普通团员时,主要还是学习;到了厂里,当了专职团干部,就开始思考该为青年们做些什么。”周德荣说,共青团员作为共产党坚定的后盾,必须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因而,他经常带头参加民兵营的军事训练,还常常给单位的同事做思想工作。“我们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平时是工人,战时是军人。” 无论发生什么事,共青团员都会率先冲上去。

  当然,水泵厂的生产任务也没有因此落下。周德荣说,除却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外,科室的工作人员还要服务车间,为车间的工人朋友们提供便利。夏天天热送凉茶,冬天天冷送暖炉……虽然都是些小事,却切实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也提升了产品质量。

  就算到了现在,周德荣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楼道邻里团结、社区绿化工作、关心下一代工作……林林总总的事总能把周德荣的时间排得满满的,但他却觉得很满足:“这也是受当年做团学工作的影响,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不是很好吗?”


浙江老年报 关注 a0002 “30后”周德荣:坚定为人民服务 2015-05-04 浙江老年报2015-05-0400014 2 2015年05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