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新关注

本报关于嘉兴老旧小区装电梯惠及住户的报道引起杭州读者关注

杭州老旧小区安装电梯是否可行?

  本报关于嘉兴老旧小区装电梯惠及住户的报道引起杭州读者关注

  杭州老旧小区安装电梯是否可行?

  记者 曹漫

  自本报2015年1月9日第2版对嘉兴一老旧小区安装分段式接力电梯进行报道后,许多读者来电询问杭州的相应小区有何措施。记者前往相关小区了解情况,发现杭州老旧小区加装的电梯,多为住户自装,未装的小区因资金、住户意见难统一,均成推广难题。

  分段式接力电梯:

  家中多有行动不便的老人

  杭州市最先安装电梯的是湖墅街道仓基新村,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一共有66幢房子、5000多位居民,其中老年人超过1000人。2012年7月,仓基新村10幢2单元安装了4部分段式接力电梯。

  2单元3楼的住户谢大伯今年85岁,2012年年初时摔了一跤,导致左脚受伤,上下楼实在不方便。儿子谢建国不忍心,找来安吉的电梯公司谈判后,决定安装两台。

  记者注意到,谢大伯所在单元3楼的楼梯角有一个红色的座椅。这是浙江非常道电梯有限公司新研发的楼道电梯专用椅。工人把铁制的专用椅嵌套在电梯踏板上,家人将谢大伯扶坐在上面,他就可以顺利下楼。“蛮好的,现在我经常下楼呢。”谢大伯对这个电梯很满意。

  据说,当时谢大伯一家跟邻居商量过后,全楼道邻居的都同意了。4楼和5楼的用户也愿意加装电梯,结果一共装了4部,装到了5楼,共花费12万元。3楼和4楼中间、4楼和5楼中间多安装的2部,费用由所在楼层相关业主分摊。1楼到3楼的那两部电梯后来也有两户邻居和谢家分摊。

  据仓基新村社区书记孙国强表示,电梯是居民自主安装的,社区配合协调,2年多下来,反响还不错。

  类似情况的还有西湖区翠苑街道花园北村的陶阿姨,家住4楼,因老伴患心脏病爬不了楼梯,她自己花费10.2万元,安装了分段式接力电梯。而十五家园、紫荆雅苑等社区等加装了这样的电梯,但都没在整个小区推广。

  厢式电梯:

  少有安装成功

  资金协调都是难题

  杭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曾在2012年对西湖区灵隐街道东山弄社区仁寿山17、18幢开展了试点工作,安装上了外挂厢式电梯,并已投入使用。目前电梯使用正常,但并没有在社区里推广。

  负责社区城管工作的孙先生认为,安装厢式电梯需要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即便是这些都有了,还会有很多实际问题。最难的还是费用和业主之间的协调,很难在短时间内协调一致。

  想安装厢式电梯的还有涌金花园小区。2010年4月,涌金花园打算在杭城首次试装电梯,50万元费用由每户人家分摊。上周,记者来到涌金花园,发现原来计划装电梯的B幢1单元、C幢2单元单元依旧是老样子,电梯计划似乎搁浅了。

  “钱不是问题,方案也确定了,关键是最后1楼2楼的居民不同意。”小区物业一位负责人表示,当时想装直升电梯,电梯装在楼房外墙,居民既担心电梯变成“观光电梯”,又担心电梯噪声太大。“不过我们没有放弃,还在和1楼2楼住户协商,等条件成熟了,就会安装电梯。”

  住户仍是办事主体 政策有待研究

  杭州市房管局危旧房改科科长杨静认为,目前在老小区增设电梯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住户自己办理,另一种是等待相关政策的出台 。“不论是哪一种,都要相关住户100%同意才能开始建设。”

  如果是住户自己办理,这与基本建设的程序一致。小区居民可以推选项目负责人,到规划局领取规划许可证,再到建委领取施工许可证,项目方案的设计、施工方的选择以及建设中的所有事项都由居民自己负责。关于第二种途径,杨静表示,届时具体的操作细则都会在办法中有明确的规定,程序上将进一步简化,不过办事主体仍是居民自己。“虽然目前暂时杭州并没有出台增设电梯相关的政策,但住户可以先进行准备工作。”

  杭州市建委的同志告诉记者:“资金也是居民们关心的重点,百姓自己出资建设的同时,政府能否给予适当的补贴作为财政支持,安装运行后,后期的电费、维护保养费、管理费等等谁来承担,这在今后出台的相关政策中也应该有所体现。”


浙江老年报 新关注 a0003 杭州老旧小区安装电梯是否可行? 2015-01-21 浙江老年报2015-01-2100005;3764512;浙江老年报2015-01-2100007;浙江老年报2015-01-2100008 2 2015年01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