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文化服务

祭寿昌:
魂断鄂南伏虎路

  祭寿昌:

  魂断鄂南伏虎路

  冰原

  “不到深山里,焉能伏虎威。余生艰险尽,后继可沾晖。”“身许马列安等闲,报效工农岂知艰。壮志未酬身若死,亦留忠胆照人间。”

  吟罢遗诗,我气喘得更急促了。这是笔者从镇海楼惠方先生撰写的《陈寿昌传记》里摘录的陈寿昌烈士遗诗。

  脚下是鄂南山区金塘镇所辖畈上村道。望见了烈士陵园耸立于苍松翠柏间的牌坊檐尖,听见了金港河潺潺的水声,哪里顾得上淅沥的小雨,我们紧步奔向烈士墓前。

  从山民口中得知,烈士陵园背倚的是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4组朝育屋后山咀。山咀位于大山的东南首,向东朝南的一个小山咀平缓而沿金港河的东坡被平整出几亩地左右面积的平地。从畈上村道向东,将近金港河桥时有一条向南的甬道,就是陈寿昌烈士陵园墓道。墓道翠柏夹道,笔直平坦,尽头便是高耸的陵园门牌楼。牌楼三开间,中间略高;迎面有额,曰“陈寿昌烈士陵园”七字,青褐色大理石为底,金黄铜铸。檐覆红瓦,柱裹青石,简朴而不失庄严。

  呵!青山,流水,平整的坡下岙地,平静的坟墓,矗立的石碑,凝神南望的雕像……这就是镇海之子——陈寿昌烈士的陵园。

  陈寿昌!您的英魂可在崇阳?您可曾闻悉家乡镇海的讯息?

  我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我不知道先烈的墓前到底留下过几多来自镇海乡人的足迹,带来过几多招宝山的乡风、浃江潮的涛声!我急切地把从崇阳县城购得的鲜花篮系上洁白的挽联,尽管联文是我一时杜撰,但我的用意清晰:我要向先辈呈上家乡的问候和家乡的情谊——

  陈寿昌先烈英魂在,镇海潮候涛山宝招。感谢崇阳人民,他们为这位镇海赤子选择了这样一个安息之地。

  1934年11月22日,在崇阳县高枧乡的老虎洞山中,陈寿昌的牺牲过程,已经有了几种说法。镇海区有关同志经过细密调研,以确切的史料证实,当时陈寿昌中弹后血流不止,虽撤出战斗,也被战士抬下山来,到了崇阳县所辖的河坪村,但当晚就因流血过多不治身亡。

  今天,作为孙辈的我们一代,作为烈士家乡后人的23万镇海民众,一直并未将这位抛洒热血于异乡的伟人遗忘。高高耸立的寿昌阁,肃穆庄严的陈寿昌烈士纪念馆,一直静默在古塘边。1992年,家乡人民把新建成于古塘下的公园命名为寿昌公园。如果从教育的视角看,将先烈的祭坛和旖旎的风景小品以及供儿童游戏的乐园一起集建于古塘河畔,不失为睿智之举。陈寿昌烈士对于镇海的影响将会是绵远永久的。

  笔者在崇阳走访期间还得知了关于陈寿昌烈士的一些传闻,主要是关于陈寿昌中弹负伤时的细节、牺牲时间和地点、牺牲后安葬及烈士墓迁移等。

  整整80年了,烈士战斗直至牺牲的湘鄂赣故地的百姓仍在流传他的革命故事。对烈士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无异于烈士的乡人——镇海人民。也许这是我们的鄂南之行最感欣慰的。


浙江老年报 文化服务 a0007 祭寿昌:
魂断鄂南伏虎路
2014-12-19 浙江老年报2014-12-1900006;3653708 2 2014年12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