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关怀撒田间
培育新人助三农
集体名片:桐庐县科技志愿服务队成立于1999年3月,是一支由老干部、老专家、老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他们中有县级退休老领导,有老教师,还有老科技工作者。目前,科技志愿服务队在册正式成员有27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9人,中级职称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农艺师1人。
科技关怀撒田间
培育新人助三农
记者 施宇星 通讯员 周超群
十几年来,科技志愿队的工作者们围绕农村建设发展的科技需求,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志愿服务工作,为桐庐的科技志愿和普及做出了卓越贡献。2010年被评为杭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最美老干部团体,2014年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
服务三农
年龄不是距离
今年79岁的朱占善是科技志愿服务队的秘书长,虽然老太太退休20多年并患有高度近视,可对服务三农的热情从未减退,至今依旧活跃在田间地头。
朱占善每年会向农民朋友赠送自己编写的科普资料,并结合实际,生动形象地向农民传授生态立体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知识。在她退休的24年中,下乡最多的一年达268天,最少的一年也有212天。每一天,她都在传播科技的路上不断前行,她常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一个农艺师,一个志愿者,科技志愿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传播普及科技知识,为‘三农’服务是幸福快乐的。”
以身示范
培育科技新人
志愿者吴关泉原是横村镇农技员,退休后他发挥自身专长,带头承包了村里的12亩荒山种植新品种东槐杨梅,年经济效益近十万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的多户人家种上了杨梅,平均每户增收数万元。
甚至有不少外地青年朋友和成校学生前来拜访,吴关泉都很欢迎。他说:“除了讲解杨梅品种特性,种植注意要点,我还免费帮大伙采购优质杨梅幼苗,帮助的过程总让人获得很多快乐。”现在,每年有不下200人到吴关泉家学习取经。
关心学生
十八年如一日
陆家荣是桐庐科技志愿服务队的资深队员,曾经是富春江初级中学的老校长,从教室岗位退休后,创办了“花仙子”园地,他继续着他的园丁生活。
十八年来,陆家荣始终坚持拿出退休工资的1/3,用于开展科技科普知识宣传和免费向广大青少年赠送各类花卉种子。只要学校或学生来信,他都会寄送花籽和传授养花知识。北京市通州区尖岱小学一次就有800多名师生来信,要求传授养花知识,该校更聘他为名誉校长。在“花仙子”园地创办的这些年里,陆家荣共接待来参观学习的学生7000多人次,当面或通过邮寄向外赠送各类花卉、种子共计25.7万元。全国共有12个省,近60所学校与他建立了联系,开展送花籽和科普教育活动。
负责人感言:桐庐县科技志愿服务队秘书长朱占善:“感恩总书记的‘中国梦’,使我们经历过苦难的人有一个幸福的时代,这项荣誉令我们感到光荣和自豪。今后将会进一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创建更多科普示范基地,推进三农工作迈向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