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夕阳”
宋松千
当今,很多人都存在着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人至五六十岁,就老了,已经步入“夕阳”了。老同志也常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实际上,五六十岁的年纪,要称“夕阳”还为时过早。
夕阳源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公元813—858)《乐游原》中有“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它是在一种情绪十分消极的态度下提出来的,他的寿命只有45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寿命普遍在增加。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1999年国际老年节启动年会上,向全世界宣布“21世纪是长寿世纪”。人应该活到百岁以上,这是经过科学研究提出的科学理论。那么,60岁岂不是下午一、二点钟的太阳,还骄阳似火呢。
有民谣唱得好,现在是:“百岁笑嘻嘻、九十不稀奇、八十多来兮、七十小弟弟、六十摇篮里”。这是对当今年龄的真实写照。所以说,年上60不是生活的终点,而是人生又一个新的起点。千万不要老想着自己老,要解放思想,重新改变“老”的观念,重新认识自己。跟上时代步伐,继续回到社会,学习过去没时间学习的东西,极力充实、丰富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