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3版:数读健康

痛风治疗五误区

  记者 唐佳璐 通讯员 朱小芳 孙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患者日益增加,已经成为继糖尿病后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由于此病在不发作时,并无特殊不适感,让很多病人不够重视,最终发展成了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肾功能受损等。浙江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袁放列举了痛风患者治疗中的五大误区,希望大家今后不要再犯了。

  误区一:自以为“久病成医”

  很多病人在痛风发作时,按照秋水仙碱片的药物说明来服药治疗。但秋水仙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副作用大。袁放说,现在并不提倡秋水仙碱片了,而是用非甾体类药物,所以希望患者在痛风发作时不要自己随意服用药物。

  误区二:痛风不发作就不管了

  很多病人通风发作时治疗一下,不发作就不管了。袁放介绍,痛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除了引起关节肿痛外,还会对肾脏、心脑血管造成损害。高尿酸血症会引起肾脏的间质性病变,最终可导致尿毒症;长期高尿酸血症还会引起动脉硬化、脑中风、心肌梗死等。

  因此,需重视痛风发作间隙期的规范化降尿酸治疗,只有把血尿酸控制好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再次发作,最终防止由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相关疾病。

  误区三:过分强调饮食控制

  人体的尿酸有内源性尿酸和外源性尿酸两部分组成,由通过饮食摄入的外源性尿酸,占体内总尿酸的20%。所以,即使饮食控制得再严格也只能解决20%的尿酸水平。因此,我们在强调饮食控制的同时,需要接受一些降尿酸的药物治疗。

  误区四:迷信手术治疗

  如果血尿酸水平还是很高,手术后痛风石还会形成,且手术切口难以愈合。而如果把尿酸降至300umol/L以下,痛风石则有望慢慢变软,甚至有望被机体吸收掉。

  误区五:自行购买专治痛风的中成药

  有些专治痛风的药物,看似效果很好,实则常含有激素。如果你是痛风患者,袁放建议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


浙江老年报 数读健康 b0003 痛风治疗五误区 2014-10-08 3641706 2 2014年10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