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众言堂

朋友圈呼唤“无谣”时代

  苗露

  现在,微信的应用范围逐渐宽广,闲暇之余,不少人都会掏出手机刷一刷朋友圈的动态,时不时还能刷出点有趣的消息。

  然而,朋友圈的便利也是把“双刃剑”,不少极具煽动性的谣言讯息也出自这里。“警方在医院门口击毙暴恐分子”、“酒驾一律拘役六个月”、“巨大人口贩卖团伙潜入本市”……谣言的内容层出不穷,但都让人看得忐忑不安。不少老年人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致电子女,担心得不得了。

  事至于此,朋友圈谣言的危害程度可见一斑。如何面对它们,也成了社会共同的思考。

  相对于微博与论坛,微信朋友圈的私密程度更高一点,换句话说,朋友圈里的信息都是朋友对朋友的传播,因而辨识性与可信度都相对较高;在传播性上,出自“朋友之口”的信息也往往扩散得很快。

  相对的,想要在朋友圈辟谣,就显得比较困难。有些人觉得自己无非是动动手,转发了一下,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有些人碍于面子,坚决不肯删除;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更不可能主动去辟谣。谣言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好在近来国信办发布了“微信十条”,为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立了规矩,统了方圆。规定中有提到,公众号必须进行备案,且个人公众号不得随意传播时事新闻等内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政治性谣言传播的趋势,在源头上进行控制。

  动动指尖,你可以助人撒下瞒天大谎,也可以为社会正能量摇旗呐喊,这都取决于个人的判断。不造谣是每个公民应当遵守的社会准则,而不传谣则更需要大家的自觉。

  朋友圈建立的初衷本是为了让朋友们联结得更为紧密,切不可让谣言蒙蔽了友情,让属于朋友的圈子,变得是非难分。 (作者为本报记者)


浙江老年报 众言堂 a0002 朋友圈呼唤“无谣”时代 2014-10-08 3583560 2 2014年10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