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住了40年的杨阿姨:
看来看去还是家乡好
上周四一早,尽管天下着蒙蒙细雨,但阻挡不了读者们去境界·续目田园社区踏青的热情。
5月19日,田园社区的体验记发布后,本报报名热线接到130多位热心读者的来电。这一次先组织了28位最早打进电话报名的读者,前去踏青。
上午10点左右,大家抵达目的地。
香港住了40年的杨阿姨:
看来看去还是家乡好
□见习记者 陈逸清
四周都是绿 眼睛很舒服
“这里的空气是好,四周都是绿颜色,眼睛看看都舒服。”黄杏娣刚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随后,大家聚集在社区露天咖啡吧,品尝了一杯真正意义上的山泉水。
今年59岁的沈昌链是一名公务员,他这次来踏青的目的主要是为妈妈来踩个点。
“妈妈今年89岁了,腿脚不方便,我也马上退休了,想带她去个好山好水的地方养老。”沈昌链说,看了几套样板房下来,比较中意户型61平方米的公寓,“客厅大一点,可以改成一间卧室,我们两口子一间,妈妈住一间。”
沈昌链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这里户型南北通透,蛮不错的,照片拍下来给妈妈看,到时候再带她们一起过来,实地看看。”
邀上小姐妹 下次来度假
杨鹤华,今年80岁,在香港生活了40年,在国内其他地方也有好几套房子。“我看了这么多地方,看来看去还是自己的家乡最好。”杨鹤华说,这么多年下来,香港的气候她始终适应不了。
而让杨鹤华最无法适应的,还是内心的孤独感,“在香港大家一起饮茶,完了就散了,人情味比较淡,不像在杭州,朋友们一起梅家坞坐坐,喝茶聊天,多少有味道。”
逛了一圈下来,杨鹤华对境界·续目田园社区的印象很不错,因为急着赶回香港,她打算下一次回杭州的时候,邀上几个要好小姐妹,专门到这里来度假,住上一阵子。
中午,大家在社区边上的食堂吃了一顿农家乐,小憩过后又在农场里体会了多年没有尝试的农活——种黄豆,还在农场了摘了不少野菜。
下午回程的路上,大家互留了电话号码,打算下次一起相约出行。结交了新朋友,还顺带“洗肺”,大家都说,这样的踏青活动要再多办几次。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体验“世外桃源”,一次踏青活动人数上限为20人。因为报名太过火爆,接下来本报将陆续分批组织读者前往境界·续目田园社区踏青,体验一把“农居、山泉、有点田”。
凭小棉袄居家服务优惠卡,参加踏青可享受40元/人的优惠价,原价为80元/人(见报时尚未办理小棉袄居家服务优惠卡的读者,不能享受本次的报名优惠,但办卡后即可享受“小棉袄”此后的其他优惠活动)。
报名电话:0571-85311917
85312109或8531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