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输家的“战争”
——关于“中国旅游日”之争的那些事
关于“中国旅游日”的日期之争早已尘埃落定。但回顾当时的情景,仍然惊心动魄。
一纸公告激起千层浪
2009年,为了给旅游业的发展“再添一把火”,国家旅游局决定设立“中国旅游日”,并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各地积极参与,竞争相当激烈。
从“楚汉相争”
到“三国鼎立”
经过多方角逐,江阴、宁海两地凭借徐霞客的名人效应,以绝对优势脱颖而出。这时,让众人意想不到的是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天台山。
时任天台县风景旅游管理局的副局长王典磊介绍说,天台是徐霞客正式开游的第一站。再者,天台山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所以也想借设立“中国旅游日”的东风,正式向世界推介天台山。
“花落”宁海
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确定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倡议设立“中国旅游日”的第一人麻绍勤告诉记者,宁海提议的“5月19日”之所以获得肯定,一是宁海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多年举办“中国(宁海)徐霞客开游节”。更重要的是,宁海的“5·19”更具有纪念性和科学性,这个日子是有据可查的。《徐霞客游记》开篇就提到“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癸丑之三月晦”所指的就是1613年5月19日。
在麻绍勤看来,这次设立“中国旅游日”之争并没有输家。在国务院公布“中国旅游日”的日期之后,麻绍勤积极联络江阴和天台两地的代表,倡议组成“联合体”,致力于将“徐霞客故道”申报为“世界线性文化遗产”。 见习记者 吴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