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7版:中医中药

季节转换 更要注意养胃护胃

  古人云,十人九胃病,说明自古以来胃病都是很常见很普遍的一种疾病。尤其季节转换之际更是胃病多发之时,因此防病又被人们提上了重要日程。

  杭州江南胃胆病研究所胃病专家王来法介绍,春夏之交是胃病的高发季节,患有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人在这个时期一定要格外注意调摄饮食起居、改善生活习惯,防止“宿病”复发。

  胃病靠养

  饮食起居要处处留意

  王来法提醒胃病患者,春夏转换之际一定要注意忌口。胃病患者适合吃易消化、营养价值高的软质食物,如鸡蛋、牛奶、禽类、水产类、瘦肉类等,摄入量每天每千克体重不应少于1.2克。每天脂肪供给量以50~60克为宜,以易消化吸收的乳酪状脂肪为佳,如牛奶、奶油、蛋黄、奶酪等,以及适量植物油。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新鲜蔬菜、水果,来促进受损的胃黏膜愈合,但要避免食用粗糙的食物、生冷的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雪菜、竹笋类、干果类,干豆类及易产气的食物。

  夏天要远离大辛大热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要避免浓茶、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吃过热、过甜、过冷的食物及烟酒,不吃油煎、油炸及过热的食物,一般食物的温度以45℃~55℃为宜,以防已经受损的胃黏膜更加受损。此外,粗粮、坚果类食物虽然营养丰富,但由于较难消化和吸收,在患病期间也要少食。胃病患者适宜的烹调方法有蒸、煮、氽、软烧、炖、烩、焖等,不宜用油煎、炸、爆炒、烟熏、腌腊、醋熘、冷拌等方法。

  调节情绪

  从远离焦虑开始

  王来法说,胃病患者在春夏季节转换之时更需要调节情绪。古今中外很多学者曾做过大量的实验和统计资料分析,结果都说明了情志不畅是导致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在平时,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情志不畅,如忧思、恼怒,往往会明显影响食欲而出现不思饮食,这在中医学中称为“思虑伤脾”和“肝脾不调”。由于季节的特殊状态,容易引起人的情绪不安,导致许多精神疾病高发。

  王来法指出,有胃病的人为什么在这个时节要特别注意?因为正是生发的季节,肝气旺盛。“老胃病”要保存良好舒畅的情绪,因为肝喜条达,肝气旺盛得不到疏泄,就会郁积闭牢,肝里的消化液出不来,脾胃运化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要注意情绪调节,做好预防保健措施。

  积极应对

  降低胃病复发是关键

  王来法强调,胃病患者在春夏之交一定要坚持治疗。胃病是一种慢性病,应进行充分的、有规律的、长疗程的治疗。及早治疗才能有效地降低复发。一旦患有胃病,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药物。经过科学的治疗,加上积极的生活态度,消化性溃疡、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还是能够控制住病变使它不再向严重方向进展。慢性胃炎的药物并无严格的疗程,需要服用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通常用药时间要适当长一些,不宜更换过勤,除非有不良反应或无效。

  中药对缓解胃病

  有帮助

  王来法说,胃病里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究竟会不会恶变?这个问题特别困扰患者。这个病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胃痛、腹胀、口淡无味、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西医一般认为该病病因与免疫因素、胆汁反流、生物因素、药物因素有关。中医管这个病叫“胃痞”、“胃脘痛”,认为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胃虚弱、先天不足等有关。通过病理检查发现,胃癌周边黏膜中,萎缩性病变明显增多,同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活检中,发现结肠型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胃黏膜病变者,其恶变率较高。这一发现确实说明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一定的关系。关于恶变的比例到底有多少?有的说是3%至5%,还有说达到8%至10%的。所以得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心里都很紧张,来到我这里一个个垂头丧气。但我告诉他们,这个病没你想象那样可怕,中医药可以提供帮助。


浙江老年报 中医中药 b0007 季节转换 更要注意养胃护胃 2014-05-21 浙江老年报2014-05-2100007;3476123 2 2014年05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