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游、人居到健康生活方式
出门在外,给我一处房子,一种生活
见习记者 吴琴峰
“2014国际旅游财富峰会“近日在上海召开。会上,在谈到老年人该如何享受度假旅游时,旅游财富网CEO曾晓成以自己的父母的出行度假为例,表示了担忧:“他们说住五星级酒店,我说住五星级酒店我自己跑过去住三四天就闷了。我们家老人家过去住一个月,我首先是担心有没有医疗设施的保证?住一个月,他要生活自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住一个月他会不会寂寞。老年人最担心的就是寂寞”老年朋友在选择出行度假旅游时,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类似的问题。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提出了自己关于度假旅游的一种新理解:出门在外,给我一处房子,给我一种生活。
旅游:从观光到休闲度假
戴斌指出,“我国当前的旅游业还是以国民消费为主体的大众发展初级阶段,呈大基数、稳增长、观光消费是主流的发展模式,观光旅游还是基础。但是随着‘带薪休假’的逐步落实,休闲度假式旅游是必然趋势,纯粹的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业将无法适应新的趋势”。
旅游如何逐步实现从以观光为主到以度假、休闲为主的转变?这需要不断探索合适的模式,首先是“给我一个房子”。戴斌分析道,“无论是马斯诺的需求层次论,还是其他的社会学、经济学的研究,安全是最重要的。我们在家如此,出门也是如此”。所以说,“出去的时候的第一个追求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而是最基础的需求——安全的需求”。
房子:从建筑到生活方式
戴斌解释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觉得旅游就是看景,我们无论到各地,政府官员、企业、老百姓也好一谈旅游就是奔着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遗产或者是自然景观去了”。但是,“现在世俗化、民间化的东西越来越成为主体了。只是买东西不行,还要看看其他的东西,上海的年轻人在新天地晚上都干什么呢?所有这些东西要睡觉、买东西、消遣、娱乐和朋友喝喝酒,都需要一个房子”。
房子只是一个自然的建筑,仅仅有房子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是有家居生活的房子,即“最好再给我一个小小的社区,可以让我在里面平静的生活”。说到休闲度假的模式,戴斌十分推崇成都,因为这是一个来了不想走的城市:“对于休闲度假来说,杭州是士大夫的,厦门是小资的,还有一个城市就是你开宝马我不羡慕,我开着奥拓跟在后面也不觉得丢人,下大雨了可以泡在水里打麻将,休闲在骨子里的城市,那就是成都。”
人群:从高端到普通大众
最后,戴斌给出了几点希望。一是希望社会各界一定要高度关注旅游发展当中消费趋势的演化。他举例指出,“如果说片面拉高我们的需求,说海天盛宴是我们中国旅游的常态,那我们很可能会栽跟头,我不是说没有这样的需求,确实有豪华游艇、私人飞机这样的需求,但是多数的老百姓还是希望走一走,看一看”。所以,在做产业布局的时候,对资源的分析固然重要,对客源的远近分析更加重要。既要把握旅游发展的前沿趋势,又不能一哄而上。
同时,戴斌还希望有话语权的专家学者,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把一个真实的产业告诉给地方领导,把一个适合老百姓,可以享受得起的风景提供给市场。“我们看起来非常高大上的五星级酒店,所谓的三高一综有几个赚钱的?反而那些,直接旗帜鲜明地告诉我为大众服务的人,赚得盆满钵满,当地人也得了好处”。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举例说,“09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到2013年休闲旅游纲要,实际上2013年有几个文件和旅游都有关系:一个是国务院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意见当中,就提到了怎么样发展老年人的旅游问题;还有国务院关于发展健康产业的意见,又提到了休闲旅游养老的问题”。
那么,关于老年人的度假旅游该如何定位呢?
四重奏——
休闲、旅游、养生、养老
会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特别提出要关注老年人市场,因为现在老年人占旅游比例已经达到了20%,而且还在逐年提高。他指出,“咱们面临着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那些人也要退休的情况下,因为那批人是出生高峰,他们进入老年了就是养老高峰了。而这些人在思想观念上,要比40年代以前的要解放一些,而且他们的下一代都是独生子女。那么这个市场,我觉得是大家要关注的,也就是说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相结合”。那么,有没有类似将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呢?山东正在打造的仙境海岸,就是“四重奏”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