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记者手记
之前,刘老因为身体不好,不方便接受采访,最近身体有所好转后接受了本报的采访。采访当天,刘老的妻子说,知道记者要来采访,他一早就起来准备了,还特意叫儿子从家里翻出自己之前写的一些文字材料。
刘老做事一直这么认真,从参加革命开始就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接触到新事物就努力学习,他的认真态度感染着身边的很多人。
在医院里,记者见到刘老。93岁的他,脸色依然红润,人也很健谈,在回忆起往事时,刘老很激动。“那个时候大家都很艰苦,哪里能和现在的生活相比,好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是靠很多人共同努力创造的。”
红军精神
刘勉之虽然没有随部队经历过激战,但在其他方面,刘勉之同样为革命、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很多贡献。
在下江南支援新解放区建设时,刘勉之遇到过很多难题。比如,听不懂江南方言,江南人也听不懂他的山东话。“就像两个外国人在交流,很多时候,我会用笔写下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再慢慢学习当地的方言。”刘勉之说,走了一路学了一路,学会一样马上要学另一样,时间很紧凑,生活很充实。
在说起创建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时,刘勉之激动得流下眼泪,当年的场景历历在目。他吃了许多苦,却从未感到辛苦,倒是口口声声地称赞工厂女工不怕苦不怕累,一直对她们心怀感激。
小资料
刘子正:
男,1914年4月出生于山东莱芜刘封邱村。193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莱芜等地区搞党的工作,1938年1月,参加莲花山抗日武装起义。1942年8月,任鲁中泰南地委组织部长。1945年10月,任泰山地委组织部长兼专员。1947年2月在莱芜战役期间,刘子正承担了泰山区支前司令部的领导工作,战后支前工作受到鲁中行政公署通令嘉奖。
1948年7月,调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50年毕业后留校任党委常委兼组织处长。1977年,刘子正任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1979年12月,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1994年2月在杭州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