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7版:中华医药

词中嵌药 诗妙趣多

  我国古代诗词歌赋精美绝伦自不待言,不少诗人更是善于将中草药名词写入诗中。

  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春日出游,看到野外自然景色清新秀丽,皮日休当即吟七绝一首:“数曲急溪冲细竹,叶舟来往尽能通。草香石冷无近远,志在天台一遇中。”吟罢,他对陆龟蒙说:“我这首诗虽不见佳,但却暗含三味中药名,老兄你能否猜得出?”陆龟蒙听后,不禁笑道:“不必过谦,诗写得好,但药名并不难猜,是竹叶、通草、远志三味药,不错吧?”沉吟片刻后念道:“桂叶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绶蘸溪黄。连云更入幽深地,骨录闲携相猎郎。”皮日休不假思索地答道:“不过是紫葛、黄连、地骨三味药而已。”

  中药入口多苦涩,然而入诗却能产生美妙的诗意,抒发美好的情怀。如张籍的《答鄱阳客诗》:“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巧用“地黄”、“半夏”、“桅(枝)子”、“桂心”等中药名,倾诉了与客相逢的衷肠。而且这诗还是由药名拆开构成的“连珠体”,平添情趣。

  “药名诗”写得最多的要算北宋的陈亚,达百余首,以至于形成了一个词体“药名词”。辛弃疾也有一首《满庭芳》,竟嵌入了24味中药名,也许在他们看来,药典就是一本别致的词典。   顾年


浙江老年报 中华医药 b0007 词中嵌药 诗妙趣多 2013-11-20 浙江老年报2013-11-2000022 2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