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2版:健康快车

国际专家联盟
“会诊”老年痴呆

  日前,国际上研究老年痴呆的一个顶尖专家联盟,悄悄进驻杭州绿康老年康复医院,他们的目的是为1个月后将要在绿康成立的“老年痴呆研究和临床服务基地”作准备。这些专家,来自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的12所高校。本报记者有幸参会,并采访了其中两位。

  亚洲地区都能认识

  这个病,是她的功劳

  (受访专家赵凤琴:香港中文大学精神科学系讲座教授、香港老年精神科学会会长)

  专家联盟,就是由赵凤琴领衔的。因为正是由于赵教授20多年的努力,现在亚洲地区已经对老年痴呆有了充分认识。

  “上世纪90年代,亚洲地区连对这个病的评估工具都没有,除了精神科专科医生,普通人根本不太知道‘老年痴呆’是什么。”赵凤琴说,“现在,公众对此的识知度以及在这方面的预防、干预措施,都有了很大发展,这是我感到最骄傲的。”

  正是由于在痴呆方面的研究和临床服务,2011年赵凤琴荣获国际老年精神科学会颁发的卓越服务奖。

  在香港,老年痴呆症主要由老人精神科提供服务。自从1991年开始出现第一个老人精神科小组,目前全港已有7支队伍,开展对痴呆症病者的住院、门诊、会诊以及家访、照顾者培训等服务。

  即使在香港,专为痴呆症病者而设的护养院也不多见。赵凤琴领衔的团队,非常注重这些病区的环境设计。比如,尽量减少障碍,视野要清楚,让患病长者看得到自己要去的地方;设置扶手,但不要用反光地板,而且地板用料经过专门的防滑设计;开放式厨房,但不放很多东西,鼓励患病长者自己动手做做简单的食物;病区出口经过巧妙设计,让患病长者感觉不出这是一道门,从而防止走失。

  赵教授的团队,也很注重对照顾者的支持。“作为痴呆症病者的家属,其在日常照顾上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赵凤琴说,平时他们会通过上门服务、培训及讲座等形式,给予照顾者支持。

  借助国际资源

  为浙江老人服务

  (受访专家陈树林:浙江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后)

  国际顶尖专家联盟能够进驻绿康,陈树林是牵头人。

  “充分借助这些专家带来的国际资源,在杭州成立专业的老年心理服务团队,‘会诊’浙江老人心理,这就是我的愿景。”陈树林说,“老年痴呆,是一种认知功能障碍症,不少人对此缺乏充分认识。”

  为此,陈树林他们正着手做一些创新性的工作,“有助于老人感到身心健康的那种。”比如,训练一些人成为有专业技能的老年志愿者;鼓励老年人合理安排时间,减缓身体机能的衰退;鼓励老人提高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自我认识,出现记忆衰退等症状就要学会及早识别,及早找专业人士做做评估;训练城乡社区医生做一些认知功能障碍识别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及早识别了,才能及早做出判断并给予恰当处理。”

  链接

  绿康打算这么做

  作为一家为老服务的民营医院,杭州绿康老年康复医院已开辟专门的痴呆症病区,目前接收了100多个患病老人。

  “绿康引进国际团队,也是想借助专家们的研究,成立老年痴呆研究和临床服务基地,为全省患病老人提供专业服务。”绿康院长卓永岳说,一个月后,“基地”牌子就将在绿康挂出。

  接下来的日子里,绿康打算这么做:(1)抽调医护力量,专注老年痴呆的学术和临床应用研究;(2)建立一整套“老年痴呆症早期干预和(中晚期)生活能力的康复护理规范”的标准化服务体系;(3)打造老年痴呆专业康复护理及照料人才培养基地,为国内养老机构输送相关人才;(4)给居家有需求的老人家庭提供专业化服务。

  记者 沈爱群


浙江老年报 健康快车 b0002 国际专家联盟
“会诊”老年痴呆
2013-11-20 3254471 2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