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国库券
前些日子,老妈翻找旧物时,竟翻出了不少花花绿绿、零零散散、各种面值的老国库券。老妈说,这些国库券当年像宝贝一样藏着,如今兑换的时间早过了,似乎留着也没什么用处。
在家中忽然发现了这些早年遗留下来的老国库券,数量不是很多,面值也不高,但回想起来,都是上世纪80年代用自己辛苦赚来的工资购买的。
国库券是指当时国家财政部门为了弥补国库收支不平衡的状况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采用不记名形式,无须经过任何手续就可以转让、流通。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中止发行过,而再次发行已到了1981年。1981年到1998年间,我国发行的国债均为面值券,上面印有固定面额。这种无记名国债在过去的17年里一共发行了78个品种,面值分别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1000元、5000元、1万元、10万元不等,偿还期限最短的2年,最长为9年。到了新世纪初,这些国库券基本全部到期。
从1997年起,我国便开始采用凭证式和证券市场网上无纸化发行国债。但是,即便是已经过期的国库券其实也并没作废。按规定,国库券的持有者仍可到当地人民银行办理兑换。不过这种过期国库券在兑换时只能按票面上的期限计息,银行并不支付逾期利息。很多民众因各种原因,没能在期限内将国库券进行兑换,而是一直藏在家中压箱底,天长地久,这些国库券就成为了一种历史经济政策的实物见证。
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