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1版:头版新闻

父母在 必在家

  父母在 必在家

  □记 者 俞琪

  通讯员 胡嘉成

  好山,好水,好人家。

  前“两好”,到宁波北仑区柴桥街道王家麓村,进村后,满目皆是。而要找到最后“一好”,则需在村里绕上几个弯。

  92岁的李玉娥,让大家羡慕的,不仅因为她是全村最高龄,还有她的五个子女。自老伴去世后,子女们便轮流作陪。这六年,李玉娥没有一晚是独自入眠的。

  子女轮流“值班”

  李玉娥有三儿两女,除了老四就嫁在村里,其余子女都在外地,最远的在上海。

  “6年前,我爸爸去世,我妈胆子比较小,让她一个人住,我们放心不下。”老四於嘉萍说。

  最开始,他们也提过,把老太太接到自己家照顾,但李玉娥不同意,她担心不习惯城市生活。

  大哥於嘉和跟大嫂出了主意:五兄妹轮值,每月由1位子女及其家人当值,包揽母亲的日常生活照料,当值的子女每晚必须与老人作伴,陪聊天,陪看电视,解除老人寂寞。

  规矩就此定下。

  从未有人“请假”

  昨天一早,李玉娥还没起床,本月不当值的二哥於嘉德,从柴桥镇上,买来了热乎乎的早点,有面包、蛋糕和豆浆。

  “我妈很讲究,早上不吃饭,就吃些精细点心,营养够但不会太饱,这样中午才能吃得多。”於嘉萍说。

  实际上,除了上海的大姐,还有二哥已退休,另外三子女都有自己的事业。但规矩定下后,六年来,没有一人“请假”。常常是还没轮到当值,子女们就急着来给李玉娥做伴了。

  小儿子於嘉辉在北仑工作,家里孩子还小,李玉娥担心给儿子增加负担,主动提出到北仑住一个月。於嘉辉马上打来电话,“我一定过来陪你,家里的事,有媳妇。”

  本月当值的於嘉萍,也把自家的苗木生意全“压”给了老公。对此老公从不抱怨,因为於嘉萍对婆婆非常好,“老公说,对他妈好就是对他好,那他也应该对我妈好,感情都是相互的。”

  这家的媳妇、女婿,皆如此。

  爱讲戏爱旅游

  李玉娥不愿去城里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伙伴们。每天下午,李玉娥家就变成小戏院。大家会聚到她家看电视播出的《七彩戏剧》节目,“我妈妈脑子特别清爽,有看不懂的剧情,她就给大家当解说。”

  87岁的胡荷香,踩着点来了。正好碰上李玉娥在翻看之前旅游的照片。

  其实,早些年的李玉娥并不爱旅游,因为节俭。老伴去世后,子女们怕她在家太闷,就“抢”着带她出门旅游。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带她去的,鸟巢、水立方……回来后,老太太见谁都要说一句:“北京好,一定要去。”

  看着照片,胡荷香说:“羡慕你。”


浙江老年报 头版新闻 a0001 父母在 必在家 2013-10-18 浙江老年报2013-10-1800001;3222987 2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