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孝文化
应对老龄化
以孝文化
应对老龄化
浙江老年报(以下简称浙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衢州市是如何应对的?
高: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衢州市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重点是提出加强孝文化建设,以孝文化应对老龄化。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孝文化建设就是要深入挖掘宣传衢州传统孝文化的丰富内涵,建设孝文化传承体系,着力营造全社会孝亲助老浓厚氛围。
浙老:衢州提出以孝文化应对老龄化,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高:主要出于两点考虑:一是用好历史财富。衢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南孔圣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优秀传统的孝文化是衢州人文精神的渊薮。二是适应现实需要。衢州老龄化已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在“未富先老”的条件下提前出现,给养老服务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解决养老问题,除了靠政府,还要靠社会、家庭共同努力。三是开展孝文化教育,实施孝文化“三进”工程,就是要大力弘扬孝亲助老传统美德,营造孝亲助老的社会环境和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
浙老:那么在孝文化建设上,衢州市采取了哪些措施?
高:在孝文化建设上,我们突出抓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孝育人,另一方面是文化养老。在以孝育人方面,我们致力于深化孝文化教育,着力营造全社会孝亲敬老浓厚氛围。
一是开展孝文化“三进”教育。2010年“敬老月”活动,全市开展了孝文化 “三进”教育活动,在学校、社区、家庭,处处涌现出了孝亲敬老、彰显孝道的喜人局面。2011年,成立了孝文化“三进”教育宣讲团,对学生、社区居民等进行孝文化教育宣讲。
二是树立孝亲敬老“五星”典型。2008年、2011年,先后开展了两届衢州市“夕阳红五星”评选活动,从各县(市、区)推荐的人选中评选出衢州市“夕阳红五星”予以表彰。2012年,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首届“衢州市百佳小孝星”评选活动。今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们开展了“敬老文明号”、“老年宜居社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三项创建”活动。
三是建立孝文化教育基地,并开设孝文化宣传专栏。2011年,开展了首批衢州市孝文化教育基地申报评选活动,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周宣灵王庙等16处被命名为“首批衢州市孝文化教育基地”。
浙老:以孝育人做了这些措施,在推进文化养老,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衢州有哪些好的做法?
高: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以文惠老,大力加强老年文体设施建设。全市所有县(市、区)建有1所综合性、多功能老年活动中心,全市所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街道)文化站免费向老年人开放。
二是以文乐老,广泛开展老年文体娱乐活动。组织引导老年人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积极组织参加每年一届的全省老年文化艺术周活动,广泛开展符合老年人生活习惯和生理心理特点的文体健身活动。
三是以文养老,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巩固完善老年大学办学机制。在全国率先启动农家乐文化大篷车,送戏到福利院、敬老院甚至偏远小山村。今年在全市农村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建立农家书屋872个,免费配送书籍84万册,缓解了农村老年人读书借书难题。
浙老:下一步深化孝文化建设方面有什么新的设想?
高:我们准备在今年“敬老月”期间开始实施“关爱困境空巢老人专项行动”。通过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社工义工结对服务等方式,解决困境空巢老人生活难题,提供精神关怀和心理慰藉,在重视“物质养老”的同时注重“精神养老”,探索构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网络”。
专项行动关爱的对象是困境空巢老人,是指生活困苦、行动困难、精神困惑的空巢老人。行动分日常关爱和节日关爱两类。
访谈对象:衢州市老龄办专职副主任高金坚(以下简称高)
》》》对话高金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