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健康
寿比南山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琼州大地突然间天昏地黑,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直下了七天七夜。第八天,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天崩地裂,琼州脱离了中国大陆,成了一个岛屿。琼州岛上的生灵死的死,伤的伤。奇怪的是,只有南山(今三亚市的鳌山,也叫南山)安然无恙,一棵草一棵树也没有被损坏,住在南山上的人一个也没有受伤,更没有死亡的。传说经历了这次天崩地裂的南山人,都活了几百岁,最后都成了仙。这些奇怪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因此人们都把南山叫做仙山。上南山来玩和居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传说到过南山的人有病去病,无病健身,个个长寿。所以用“寿比南山”来祝福他人长寿,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人的正常寿命究竟多长呢?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医书《黄帝内经》中就有“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说法。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常将自然寿命称之为“天年”。一般地说,一个人正常的寿命至少应有一百一十岁。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活不到这个年龄呢?除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不测事件有关,更主要的是——疾病乃长寿的大敌。而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扭曲的心理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古今养生家都注重修身养性以长寿。唐代名医孙思邈的百岁高龄就来自修身养性。他在《养生铭》中写道:“怒其偏伤气,思多太伤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勿被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神嗔。夜静鸣云鼓,晨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当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如能遵守这些医学道理进行养生,并持之以恒,就会获得长寿。
杜昌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