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切忌 “冻”过头
□通讯员 于伟 记者 苗露
大家都用“秋高气爽”来形容秋季的气候,在这季节交替的时分,人们往往很容易染病。国家级名中医、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宋康表示,秋季气候的主要特点在于凉、干燥与起风三点上,想要在秋日养生,这三点必须予以重视。
秋主金运养肺甚好
按中医运气学说,秋季主运为金运,金在天为燥,在脏为肺。肺在五行中也属金,与秋季的主运相同,因而此时的气候条件极易引发肺部病症。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人体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忽冷忽热的刺激,抵抗力减弱,许多病原微生物便有了可乘之机。免疫力较差的儿童与老人更易患呼吸道疾病。秋季感冒,老慢支、支气管扩张与哮喘都是非常常见的病症。不过,秋季虽然是慢性疾病和呼吸道疾病频发的时节,却同样是治疗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最佳时期。
“可以适当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像梨、百合、莲子、蜂蜜、山药、川贝、杏仁等。”宋康表示,他近期开的药方里都会注意添加沙参、麦冬等成分,这些都是养肺润肺的好材料,黄芪、太子参则可用在食疗中。而呼吸道疾病患者最为忌讳的就是吃得过辣过寒过腻,像辣椒、螃蟹、海鲜、烟熏油炸的食物都需要适当控制。
秋冻也需有节制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春捂秋冻”,不少人都认为用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自身耐寒能力,从而增强免疫力。不过万事都有度,秋冻本是为了健身,若因此伤了身便得不偿失了。
“秋冻的确可以增强人的耐寒能力,但现在的气候瞬息万变,并不建议老年朋友在秋季‘冻’自己。”刚刚接诊完最后一个病人的宋康告诉记者,进入秋季以来,呼吸科门诊总是人满为患,他有时一上午就要看80多个病人,其中不乏因受凉致病的老年人。
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可以尝试用秋冻的方式增强自身免疫力,但这种方法绝不是万能的,老人与孩子在秋季还是要以保暖为主。宋康解释,所谓保暖并不单指穿得多,而是需要做到内外皆暖。出门时换上厚一点的外套,在胸口、脖子等薄弱部位增加衣物御寒;用餐时多吃些温性暖身的食物。尤其是有呼吸道病史的人,更要注意根据气温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添减衣物,出门尽量戴上口罩,以防冷空气引发或加重慢阻肺疾病。
清淡饮食注重锻炼
宋康还提醒老年朋友们可以选择秋季去打一次预防针,一举抵御大部分的病毒;外出时尽可能少去人多口杂的公共场所,以防交叉感染;饮食要做到三餐有序,清淡为主,凉润为上。
“我本来每天都会走路上班,这种锻炼方式很不错。”宋康补充,走路与散步是较适合老年人的运动,不过秋季运动时要选择空气清新的地方,以免运动时吸入大量污染空气,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