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军迷”
“军迷”属于时尚一族,是年轻人的专利。姑且不论军事网站有众多年轻军迷激扬文字、华山论剑,就是在书报亭热销的军事类报刊杂志中,年轻人也是当之无愧的主力。我老大不小的年纪了,也来轧这个闹猛,该不是自作多情吧?
但笔者可以自豪地说:我这个军迷既有“历史根底”,也有“后学功底”,真不是瞎吹的。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父亲单位图书馆的《红旗飘飘》《星火燎原》等系列丛书,我就翻阅了个遍。
年长后,军迷本色越加浓烈。上世纪90年代,我和几位同学经常到图书馆充电。他们看到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航空知识》《舰船知识》《坦克与装甲兵》,竟大跌眼镜。他们看不懂,是因为当时军迷还属于“小众”,不像现在,随着我国国力极大增强,我军军威不断提升,军迷已是遍布神州,能号称“铁杆军迷”没点真学问是根本不行的!
有一次,我和一群文友在外地采风。在参观国防知识基地时,文友们对基地一架退役的喷气式飞机争论不休,众口一辞要我这个“军迷”做鉴定。看过多年《航空知识》的我轻松作答:这架退役的飞机是米格15。我还介绍了当年抗美援朝空战时,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就是驾着这被称为“银燕”的战机和美国空军的F86战机进行较量的。当我报出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王海、张积慧等的名字时,众人纷纷表示佩服。
还有一次,一位刚从解放军27集团军转业的朋友津津乐道27军军史,有好事者“掮”出我,说我对军史很有“研究”。那位转业朋友端着酒杯径直朝我走来,嘴里一个劲地嚷着:“知音!知音!”谁料他话题一转,问:“当年志愿军27军赴朝作战第一个战斗地点在朝鲜何处?”呵呵,这明明是考我嘛。我想都不用想,脱口而出:“长津湖!”他立即竖起大拇指,将杯里的白酒一饮而尽,然后给了我一个熊抱。我理解他对老部队的感情,当年身着单薄棉衣的志愿军27军指战员,凭着简陋的装备,在冰天雪地与美军王牌陆战一师交手,首创抗美援朝战役全歼美军一个团的战例,难能可贵! 金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