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特别报道

余音绕梁 情留江南

津浙两地专家、学者、艺术家畅谈评剧白派传统剧目创新

  9月27日上午,评剧《珍珠衫》研讨会在省文化厅召开。来自浙江、天津两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们齐聚一堂,就9月26日晚上演出的《珍珠衫》进行了交流、研讨。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白文源、浙江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毛瑞福、省文化厅副厅长杨越光、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尤炳秋、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团长王冠丽等出席了交流会。

  9点刚过,会议室里已经来了不少人,来自不同岗位的导演、编剧、作曲、演奏家、教授们互相问好后立即开始了热烈的讨论。9点20分,研讨会提前10分钟开始。

  杨越光主持研讨会,他介绍了参加研讨会人员的基本情况、评剧《珍珠衫》的老戏新唱以及本次研讨交流的主题。杨越光说,在老戏、旧戏不被看好的现在,李瑞环同志却十分重视发扬传统戏曲文化,对一些传统剧目进行改编,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加入了一些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内容,赢得了观众的共鸣,希望各位借助研讨会这一平台,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让老戏重焕生命力。

  白文源在会上致辞。他向辛苦演出的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全体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对演出的成功表示祝贺,同时希望研讨会能将津浙两地文化艺术的交流推向新的高潮。

  就《珍珠衫》的编剧、唱腔、配乐、舞美、角色人物特点……赵德明、尤炳秋、胡小孩等艺术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改编后的《珍珠衫》剧情紧凑,既传承了老剧本的主要内容,又加入了一些新元素;王冠丽等艺术家的表演俱佳,引人入胜,使许多首次接触评剧的朋友也爱上了这一戏曲艺术。

  座谈氛围轻松又不失严谨,激烈又不失有序,研讨时间一再延长,持续了两个半小时,大家仍觉得交流不够,纷纷建议要多组织这种两地艺术文化交流的活动,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值得一提的是,王冠丽的一些北京戏迷还特地“追”到了杭州,观看演出并作为戏迷代表参加了研讨会。戏迷易海云和白彤霞分别作诗一首相送:“评剧原由蹦蹦腔,传承四派继辉煌。喜临歌舞繁华地,听唱纯贞白玉霜。”“百花园里百花鲜,独爱一枝白牡丹。玉润霜清云善恶,荡气回肠《珍珠衫》。”


浙江老年报 特别报道 a0002 余音绕梁 情留江南 2013-10-07 3202987 2 2013年10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