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肉鲜美 不可贪嘴
通讯员 于伟 汤婕 王婷 记者 苗露
都说秋季是菊黄蟹肥的时节,金秋十月,各类螃蟹出现在了餐桌上。鲜香嫩滑的蟹肉配上一壶美酒,再拉上三两个朋友对月而酌,可谓是人生的美事一件。不过这湖海中的至鲜却不是人人都能随便吃的,还需因人而异。
浙江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陈洁文表示,螃蟹的胆固醇含量极高,又属寒性,一般老年人在食用时应以半只为宜,切忌食用过多。在吃蟹时应当注意蘸以姜醋汁,以姜的热性对抗蟹的寒性,达到平衡。同时,蟹最好吃新鲜的,在下锅蒸煮之前要做好清洁工作,以免“病从口入”。吃蟹时需要去除蟹体前半部分的黑色块(即蟹胃)、蟹体两侧形如白眉毛的蟹腮和蟹黄中间紧连蟹胃的蟹心部分。
“蟹与啤酒的组合是促成痛风的一大‘帮凶’,千万不能以这种组合方式进食。”浙江省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咩庆提醒,海鲜、动物内脏、肉类与啤酒都属高嘌呤食物,而嘌呤代谢异常是诱发痛风的重要因素。如果人体摄入含嘌呤物质过多就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出现高尿酸血症。尿酸若不及时排出,会进一步积聚形成结晶,从而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等。
除却以上因素,浙江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朱曙东还特别提醒各位食客,蟹不能与柿子、冬枣等食物同食,容易引起胃肠结石。
板栗丰硕 沁香入脾
八月的梨枣,九月的山楂,十月的板栗笑哈哈……这句俗语大家都不陌生,时下又到了栗子上市的季节,秋日食板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板栗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等功效。
张咩庆告诉记者,板栗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肾虚所致的腰酸膝软、腰肢不遂、小便频数、折伤肿痛等症。熟食板栗能和胃健脾,缓解脾虚。用板栗和粳米熬粥,既有利于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腹泻患者早日康复,又是老年人消化不良、气虚乏力的食疗验方。
栗子猪脚汤、栗子瘦肉汤、板栗粳米粥、板栗饭等都是不错的板栗佳肴。不过由于板栗自身的特性,有几类人食用时还需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生吃栗子,应该煨食、炒食,也可用栗子、大枣、茯苓、大米煮粥喝;产妇、小儿、便秘者不宜多吃;糖尿病人应慎食,以免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成分。
食用螃蟹注意啥
蒸煮螃蟹时,一定要凉水下锅,这样蟹腿才不易脱落。
由于螃蟹是在淤泥中生长的,体内往往带有一些毒素,为防止这些致病微生物侵入人体,在食用螃蟹时一定要蒸熟煮透。根据螃蟹大小,在水烧开后再蒸煮8-10分钟为宜,肉已熟却不会过烂。
食蟹要点:1、蟹肉、蟹黄蘸点陈醋伴姜丝;2、一盅柠檬水和温热的毛巾洗去满手的蟹腥;3、餐后喝一杯姜茶,既可驱蟹之湿热,也有助消化。
桂花飘香
入酒入菜
桂花除了有很高观赏价值之外,还有不错的食疗养生价值。中医认为桂花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作用,常出现在治疗胃痛的食疗方中。在这个桂花初放的季节,可以取些桂花入酒入菜。
桂花糖、桂花糕、桂花蜜藕、桂花山药、桂花酒……要说起有桂花的美食,也是层出不穷。陈洁文表示,由于桂花在菜肴中基本属于辅料,加入的量不会太多,一般来说没有食用禁忌。不过,花粉过敏(特别是有过桂花过敏史)的人在食用时需多留心,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就要停止食用。
桂花虽然香甜,但保存也有技巧。如果你想要桂花保持它盛开的状态,那么就在刚摘下来的时候挑去脏东西,然后装进保鲜袋里,扎紧袋口,放进冰箱冷冻区域里速冻。这样不管什么时候拿出来,桂花都像新鲜的。第二个方法就是把桂花自然风干之后酿进蜂蜜里,这样也可以保存好几年。
转眼间便到了十月份,在难得的国庆小长假里,家庭聚会、朋友聚餐自然是少不了的。都说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各种时令瓜果蔬菜让人目不暇接。不过,要说秋季的美食,螃蟹、板栗和桂花是当季餐桌上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