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友直“谈情说爱”
贺友直“谈情说爱”
□二郎
年轻时曾学画过一阵连环画,对上海的贺友直先生佩服得不得了,一心想得到他的代表作《山乡巨变》,可文革期间,哪能如愿。直到前年,总算在晓风书店觅得一部,真是如获至宝。
今年六月运气来了,浙江美术馆《谈情说爱——贺友直艺术展》,他来杭州出席开幕式,我们总算得见贺老的真身了。贺老额头铮亮,眼睛闪光,步履轻捷,思路清晰,答记者问时妙语迭出,根本看不出已有九十二岁高龄。
贺友直出身贫寒,早年丧母,1937年从家乡宁波新碶小学毕业后,就因抗战爆发而辍学,后辗转上海,自学画画,经历种种磨难,终成一代“小人书”大画家。
擅用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烘托故事情节,这是贺老“连环画”的特色。比如贺老画《十五贯》,为表现屠夫尤葫芦生意清淡,就画他袒胸露肚,肚皮搁在肉案上,两脚有点悬空,两手拍打猪头上的苍蝇。因为旧时没有冰箱,猪肉早上卖不出去,下午就会发臭。贺老说:“不能在白纸上平白无故地画个人杵在那里,要制造细节来让读者知道他在干什么。”又比如说画女孩子,贺老也有诀窍,会特别注意女孩子一些下意识的小动作。如以前女孩子流行扎辫子,她们会不自觉地用手指卷头发,或者会卷她们的手绢和丝巾。注意了这些细节,使得贺老所绘的连环画充满生活气息,极具感染力。
作画如作人,贺老坦言:生活中,“我就是很有趣的人,跟同事在一起一直不正经。”贺老是中央美院的兼职教授,他说:“我上课的时候也是开玩笑,讲笑话,什么都说。”
如果不上课或外出,退休后的贺老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起吃一碗面后,开始画画,自己的“回忆录”或“老上海的风俗画”,都是印在脑子里的东西,握笔就来。中餐要“咪”半斤黄酒,然后睏上一觉。三点左右醒来,或回信或写文章,有稿费单来,就到邮局去拿,步行来去,权当锻炼。晚餐仍要“咪”酒半斤,有老伴做的“油爆虾”佐酒,那是更好,笃悠悠地,边喝边构思明天的画作,一般要喝上两个钟头。
贺老身体那么好,却自称没什么养生之道:“我没有诀窍,我已经活到91岁了,活一天算一天。做人关键是心态要好。”
热爱生活,富有情趣,这是贺老绘画“谈情说爱”的真谛,也是他金刚不坏的长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