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人物访谈

“老娘舅”巧解“急难愁”

  有这么一批不同身份的“老娘舅”,他们有很多名字:人民调解能手、市长信访联络员、热心牵线红娘…… 他们默默无闻,热心接待居民,针对家庭财产纠纷、感情纠纷、赡养问题、婆媳矛盾等问题耐心调解,充分发挥公益调解员的作用,推行家庭化管理。人们称他们为社会矛盾的润滑剂、和谐社会的保驾员。

  阮道满: 敢啃硬骨头 巧断家务事

  “进门一杯茶,不收一分钱。进门时,双方面红耳赤;出门时,和和气气。”临海市古城街道67岁退休干部阮道满,是远近闻名的“老娘舅”,他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智慧。每次调解完,阮道满总要喝掉整整两杯水,有时说得喉咙哑了,硬是喝下一大口水继续调解。

  今年,阮道满被省司法厅授予“省级人民调解能手”称号。在当调解员的6年里,阮道满排查案件500多件,受理调处318件,成功调解318件,调处率为100%,涉及金额多达2000万元。

  退休前,阮道满是临海市涌泉镇人武部部长,长期从事政法工作。2007年,他被古城街道聘为调解中心调解员。2011年3月17日,由于电焊工违章操作,临海市东升汽车修理厂槽罐车出现明火导致爆炸,造成3人死亡。事发后,江西、四川及临海本地的死者亲属100多人要求高额死亡赔偿,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秩序。阮道满和同事们在案件调解第一线连续奔波了十几天,一边安抚家属的激烈情绪,一边积极协调赔偿问题,最后以真诚的态度和有效稳妥的赔偿方案成功调处了案件。老阮回忆说:“事故涉及人数多,工作难度大,情况复杂,一个处置不慎就有可能引发重大后果。”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民事案件,阮道满就像个亲切的家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近,阮道满又在忙活一位老人的赡养问题。古城街道某村陈氏兄弟有一个80岁老母亲,现住小儿子家里。在家庭财产分配问题上,老大觉得母亲偏向弟弟,赌气不承担赡养责任。走访调查后,阮道满对陈氏的家庭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从背靠背分开调解,到面对面座谈,再到背靠背调解,双方终于达成了共识。当兄弟握着手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时,阮道满已经整整三个小时没喝一口水。

  为了让双方都履行责任,老阮详细地在协议书中标明了双方的赡养义务,细化到老人平时开销、住院费用及过世后的安排等等。阮道满说,每一份调解协议书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姚子文: 信访联络员 兼职当红娘

  每周四上午,杭州市拱墅区双荡弄社区信访接待室内总是挤满了人。杭州市市长信访联络员姚子文除了接待信访外,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给未婚男女相亲牵线上。他笑称,新形势下有新的社会问题,所以兼职当起了“红娘”。

  两年来,他坚持义务免费牵线,保证每份信息保密不外传,他的热心负责受到了大家肯定。从2011年6月开始,姚子文开始牵红线,时间一长,前来相亲的人从双荡弄社区扩大到了整个杭州。“现在已有3500多份个人信息材料,男女比例基本在1:3左右。” 姚子文告诉记者,大部分是家长前来登记信息,要求身份证、学历证件、照片,登记材料一样不能少。

  从2011年起,姚子文连续两次被聘为市长信访联络员。期间,他成功调解处理过几个较有影响力的案子。

  2004年6月,祥符镇总管堂村村民余竹云因一直不能拿到个人应得的土地赔偿费和青苗补助费,多次反映未果,曾在镇长办公室内割腕。姚子文深入走访后发现,余竹云是外嫁到总管塘村的,后因与丈夫感情不和离婚,村里人不认可其村民身份。姚子文多次与村、镇及街道办等协调解决方案,碰壁无数次。姚子文将基本信息材料拟文送至市委领导,市领导批示杭州信访局督办此事。7年后,姚子文终于帮余竹云拿到了一次性补偿款8万元,其村民合法身份也被认可。

  姚子文今年66岁,他把自己处理过的每个案子都编上号,每次拿出来翻阅都很有成就感。他曾是杭州某生活类节目出镜的杭州老大哥,专门为人解决各种纠纷。“能在退休后还有所贡献,是件特别幸福的事,一定要坚持下去。”姚子文说。

  高扶小: 小区大“管家”

  最爱管“闲事”

  83岁的高扶小是浙江省广电厅总编室原主任编辑,退休后多年从事公益工作,今年是他担任杭州市下城区潮鸣街道某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的第8年。

  “业主来自四面八方,有原住民,也有新杭州人;有官员、老板、暴发户,也有进城农民,邻里之间难免有些磕磕碰碰,要用智慧和人格魅力来解决问题。”高扶小成了解决邻里矛盾的“润滑剂”。

  2011年除夕,王女士与张先生为停车问题闹到了派出所做笔录。次日,王女士与丈夫叫来六七辆车将张先生的车堵住,阻塞了小区的通道。高扶小听到嘈杂声后下楼,立马上前疏导:“请大家先冷静一下,让老夫我来评评理!”王女士气呼呼地说:“他踢了我一脚,都有淤青了。”“你们先把车辆撤走,如果对你真有伤害,我保证让他向你道歉。”听了他的话,王女士及家人愿意暂时离开。

  高扶小马不停蹄地来到张先生家里了解情况,确定张先生的确踢了王女士,高扶小陪同张先生夫妇到王女士家赔礼道歉。“态度一定要诚恳,不然不利于矛盾的解决。”进门前,高扶小反复提醒。直到双方握手言和,老高悬着的心才落地。

  还有一次,高扶小听到隔壁单元一楼小刘和二楼王老板在花园大吵。他们已经打过一场,地上横着一根被打弯的空心钢管。小刘说:“我家雨棚上的脏物和水滴是他故意弄的,我亲眼看到他往下倒。”王老板绝不承认,叫来帮手教训小刘。高扶小感觉事态严重,当即就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道,再要打架必定两败俱伤。既往不咎,一笔勾销吧!”双方看着和自己关系都不错的老高汗水已经湿透衬衣,也不好意思再动手,便接受了调解。


浙江老年报 人物访谈 a0004 “老娘舅”巧解“急难愁” 2013-04-22 浙江老年报2013-04-2200010;浙江老年报2013-04-2200009;浙江老年报2013-04-2200011;浙江老年报2013-04-2200014;浙江老年报2013-04-2200015;2967159 2 2013年04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