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康复的
心脏治疗是残缺的
没有康复的
心脏治疗是残缺的
对于心脏康复治疗,很多人恐怕很陌生。就是得过心脏疾病的人也未必知道,做完心脏治疗还该去心脏康复科治疗。
近日,浙江省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举办了一场老年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工作会议。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专程赶到浙江医院参加了这次会议。
“现在大家对心脏康复的概念了解得太少了,完整的心脏治疗一定包括心脏康复治疗,这个概念一定要普及。”胡大一教授形象地给大家打了个比方:大家买汽车,一定会做保养,3个月或半年一次。可是,做了心脏介入治疗的病人,出院后却不给自己的身体做保养,“很多病人做完介入治疗,只是根据医嘱服用一些药物就出院了,却没有具体的保养指导。在临床中,医生常常会遇到病人因为没有进行术后康复治疗而不断返诊。”
胡大一认为,没有康复的心脏治疗是残缺的。因为心脏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应该是一体的。
中国人对于心脏康复治疗的认知率很低。合理用药是心脏康复治疗的内容之一,而这一点,在我国也被病人忽视。加拿大针对52个国家的几万名冠心病患者做了出院后的跟踪调查,这些病人坚持服用预防疾病复发药物的比例,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达水平成正比,但中国却是个例外,中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服用药物的病人比例却和莫桑比克处于同一水平,以他汀类药物为例,病人坚持用药率只有2%。
“很多病人对康复的理解不够科学,一些已经进行过心脏治疗的病人,仅仅依靠一些所谓的食物疗法,效果是很有限的。必须要根据医生的嘱咐,服用相应的药物。”胡大一说,其实每一位病人都该有一个康复处方,这个处方里包含了如何吃药、如何运动、如何饮食等等,这就是心脏康复科医生要做的事。
浙江医院早在1999年就开出了心脏康复中心。心脏康复的目标人群主要包括一年内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的患者,如心肌梗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等,现已延展至慢性心力衰竭和外周动脉疾病(间歇性跛行)。现在的门诊量大约一天十几位病人。“现在比以前已经有些好转了,但大家对心脏康复的认知还是远远不够的。”浙江医院院长严静说。
别小看心脏康复中心,在浙江医院,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团队。“我们要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给他个性化的处方,这都需要有各个专业的医生来完成。” 浙江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副主任王伯忠说,以前,他们曾遇到过一位病人,做了心脏介入治疗之后情绪抑郁,开车就想撞车,走到河边就想跳河。“我们团队中治疗心理疾病的医生对他进行了心理治疗,现在他已经恢复正常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给病人更多的关爱和人性化关怀,这是我们心脏康复治疗的理念。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了解并认可这个理念。”严静说。
通讯员 张伟娟 王婷 记者 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