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00011版:健康·心理沙龙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所谓“物质女”、“拜金女”,大多数是她们内心缺少安全感,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长大后又缺少男人的真爱所致。说穿了,这是一种潜在的自卑心理,因为自卑,就不够自爱,因为不够自爱,就特别需要金钱和物质来填补。

  ——曾子航(作家、主持人、影评人)

  如果你不开心,那么,能变得开心的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开心地坐直身体,并装作很开心的样子说话及行动。如果你的行为散发的是快乐,就不可能在心理上保持忧郁。体会了其中的真谛你的人生将会充满快乐。

  ——威廉·詹姆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蔡康永(台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作家)

  老翁老妪,争吵一生,终离婚,晚餐告别,不语。少顷,烤鸡上,翁主动撕两只鸡腿于妪盘中。突然,妪含泪愤愤咆哮:“我此生最恨鸡腿,已忍了你一辈子!”翁张口结舌惊诧道:“我此生最爱吃的,就是鸡腿”。我们一生中总是努力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给别人,遗憾的是,别人根本不需要。所以,请给别人需要的!

  ——乐嘉(《非诚勿扰》心理点评专家)

  为什么人们普遍比过去焦虑?心理学家分析,我们过去几代人生活在同一个社区,周围人知根知底;而如今在大都市里,总需要向陌生人证明自己的价值:找工作、相亲、做生意……那些能让我们在30秒钟内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产业都发达了。而每一次证明自己都可能被拒绝或否定,所以我们的心情就很难放松。

  ——杨澜(主持人)

  我发现,生活中许多的困扰,来自于我们的附赠要求:买咖啡,要求附赠一杯灵感;吃晚餐,要求附赠一晚浪漫;购名牌,要求附赠一身自尊;定婚姻,要求附赠一生幸福。事实的真相是生命的如意都不是他人附赠的,而是自我负责的。

  ——张怡筠(心理学家)


浙江老年报 健康·心理沙龙 00011 2012-08-22 2648130 2 2012年08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