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书画只为兴趣
程十发、吴长邺、王京甫、朱恒……就算是在书画展上,想一次性看齐这些名家的作品可能都有些困难,而在范华民的家里,这却显得轻而易举。
范华民今年73岁,家住杭州嘉绿苑社区。一走进他的家,一股书香便扑面而来,满墙满柜都是各式各样的书。但是,最显眼的还是沙发上那一堆堆的卷轴。“这些,只是我众多收藏品中的一部分哦!”老范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一本收藏名录。周沧米、于希宁、王公助、程十发、高络园、施祖铨……记者粗粗一数,不下几十人。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老范就对书画特别感兴趣,只要有地方举办书画展,他必定场场不落。有一次,老范在参观时遇到了书画家郦汾阳,“我觉得他的字很有特色,两个人就聊了起来,聊得特别投机。”老范说,后来,郦汾阳说起自己的爱人因为胃不好,平时只能吃大米。老范二话不说,就把家里剩的大米全送了出去。要知道,当时一户人家一个月就只能分到几斤米而已。不过,老范一点都不觉得心疼,“大家都是朋友嘛,无所谓的。我没想到的是郦汾阳后来送了我一幅字。”正是凭着这份对书画的爱好和豁达的性格,老范结交了不少书画家好友,“有不少作品,我都是直接写信向作者要来的。”他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2000年,老范正式退休,空闲下来的他又多了一个去处——拍卖会。“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一说拍卖会就给人价格昂贵、离老百姓很遥远的感觉。所以,只要有拍卖会,我都会去看看。”不论作者、不管画风,没有偏好,只要是自己觉得画得好的,老范都会参与竞拍。不过,老范有一个原则,最贵的也就出价300元,如果价格再高,就不会叫了。
现在,老范家光是从拍卖会上买回来的藏品就有150幅,价值早就翻了几番,可他却显得漠不关心。“关心这些干嘛?我买书画纯粹就是兴趣,又不是为了赚钱。”
没事的时候,老范总喜欢把藏品都展开,细细品评一番,“你看,陆祖鹤的字写法很特别;朱恒的山水画粗看杂乱无章,细看却很有味道……”而这些作品,也都成了老范写写画画时的榜样。
前几年,老范加入了社区组织的书画之家,每个星期搞活动,他都会带上几幅作品跟成员们一起欣赏、临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书画真的带给了我很多乐趣。”他开心地说。 记者 楼嘉卉
通讯员 周青 万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