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老红军后代写书记录百岁父亲烽烟岁月
让红色记忆永存

  本报讯(记者 谢芬芬 葛辉 徐小翔)近日,老红军的后代唐杰将《百岁红军父亲的烽烟岁月》一书,赠给了一些大学和图书馆以及党校党史资料部门。“让红色记忆永存,我想这也是父亲的意愿吧!”她说。

  唐杰的父亲唐洪滨出生于1912年,今年刚好百岁。这位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老红军,离休于浙江巨化集团公司。

  作为长女,唐杰很早就想为有着丰富战斗经历的父亲写本书,祝贺父亲的百岁生日。父亲却平淡地说了一句:“(有)啥好写的。”

  父亲毕竟年岁已高,只留下些记忆的碎片。唐杰从母亲手中接过父亲的简明履历表,加上以前的积累,想完成一本书还远远不够,寻找久远的资料自然成了最难的事。

  唐杰走遍了金华、绍兴等地的图书馆和高校的资料室,阅读了大量红军时期、抗日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书籍,并参阅了红军史、八路军史、新四军史等资料,从中找寻父亲曾走过的踪迹。

  2010年夏天,每天凌晨4点,唐杰正式伏案写作。除了吃饭与休息,她一直写作到傍晚。

  父亲参加了解放战争中两大战役,即辽沈战役与平津战役,唐杰就出生在平津战役中。去年春天,她专程来到天津,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夏天,又奔赴父亲的老家,在宁陕县委那里找到了内部资料《红色宁陕》。

  根据现有资料写作的同时,她还时时与父亲进行核对。“父亲一直很配合,尽管有时记忆淡漠,他依然在努力回忆。”

  写作的过程既充实又艰辛,唐杰的眼镜都换了两副。就在写作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唐杰从《荆州日报》解放荆沙战役和全州网的稿件中看见了父亲的名字,欣喜与感动给她增添了新的动力。

  今年春天,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共35万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茅临生为此书作序:在他(唐洪滨)百岁生辰之际,唐杰同志写了《百岁红军父亲的烽烟岁月》一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既反映其父亲的战斗生涯,也是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

  5月1日下午,唐洪滨午睡起来后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唐杰将书交到父亲手中。父亲眼眶湿润了,淡淡地说:“不容易,很不容易。”

  本期“活到一百岁”主角:《老红军唐洪滨:战场上走来的寿星》(详见第4版)


浙江老年报 要闻 00001 老红军后代写书记录百岁父亲烽烟岁月
让红色记忆永存
2012-08-01 浙江老年报2012-08-0100018;2654855 2 2012年08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