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洗澡别太频
·一周洗一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为宜
·洗澡水温不宜高过40摄氏度
·洗前吃点东西,洗时不要锁门
勤洗澡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基本要求,但对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来说,频繁洗澡却不一定是件好事。老人洗澡的频率要看皮肤的情况和具体的季节来决定,一般冬天洗澡一周一两次就够了,不出汗的时候可以用擦澡等方式来代替泡澡。
专家认为,老年人的皮肤由于老化,皮肤油脂少,比较干,如清洗太多,不仅对皮肤是一种刺激,而且容易损伤鳞状上皮细胞,使皮肤的自然防御功能降低,招致细菌入侵,引起疖肿、癣类等皮肤病。
老人冬季洗澡最需要控制的就是水温和泡澡时间,有心脑血管疾患的人尤其要注意。湖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董梦久教授介绍,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调节功能弱,对于较大的温差很难适应。长时间高水温的环境,会使大量的血液淤积在体表,这时循环回心脏的血流量明显减少,导致心、脑等器官缺血、缺氧,极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有动脉硬化的人更加危险,会使动脉硬化狭窄部位的血流缓慢,血液凝固,形成血栓。此外,冬季洗浴间的水蒸气较多,如果洗浴时间太长,也可能造成大脑缺氧,导致脑出血、心绞痛等症状。
专家建议,老年人冬季洗澡水温不宜高过40摄氏度,洗澡时间在15分钟左右即可,尽量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要注意洗浴间的通风,避免蒸气过多导致缺氧。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年人,在洗浴前最好能进食一些治疗药物和适量的食物。如果在洗浴时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跳加快等症状,应马上到外面躺下休息,喝点热水或糖水,以很快恢复。老年人洗澡时最好不要反锁房门,家中有亲人陪护为好。如在外洗澡,洗完后需休息片刻再离开。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