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家人欲取存款,却困难重重:跑银行、找公证、开证明……
因为程序太过繁琐,有些人只得无奈地选择把钱“捐”给银行——
“死亡存折”如何拯救
忘记密码 取钱有点烦
95岁的陈大伯因病离世,家人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了一本工商银行存折,上面还有2000元钱。
“我们一直不知道父亲还有这么一笔钱。”儿子陈贵明说。早在两年前,陈贵明的母亲就已经去世,而陈家的五个兄弟姐妹中没有一个人知道这张存折的密码。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陈贵明带着存单来到了银行,希望可以重设密码,再把钱取出来。可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重设密码必须由存单的户主到场,如果户主已去世,除了领款人的身份证,还必须提供死亡证明、公证处的公证书,才能执行此操作。
“我们找到的是存折,那还算是好的,要是银行卡就更烦。”陈贵明说,他有个朋友,父亲去世后,留下的是一张银行卡,没有人知道密码、里面有多少钱。“我那个朋友想查询下余额,银行说要公证书。可要是卡里根本就没多少钱,他还去费这个劲干嘛!”
存单丢失
必须提供死亡证明
和公证书
“我87岁的外婆去世了,我记得她生前有笔5000元的存款,可存单怎么也找不到了。”张晓璐告诉记者,去年,就是她帮外婆在杭州银行存的这笔钱。
前两天,张晓璐去了趟杭州银行。工作人员说,像这样的情况,需要办理挂失;但由于开户人已经死亡,则需要提供相应的死亡证明和公证书。有了这两个文件,便可以去任一杭州银行办理挂失手续。
存单、密码在手
还是拿不出钱
相比上面几位,陆峰还算是幸运的,因为一直要帮母亲存钱,所以密码他都知道。母亲去世后,家里人便派他去把钱取出来。陆峰想,存单、密码俱全,这总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结果还是吃了“闭门羹”。
原来,陆峰去取钱的时候,银行要求他出示开户人的身份证,“可母亲去世后,我们就把她的身份证给注销了。”陆峰说,银行表示,这样的话,就一定要提供公证处的公证书才能取钱。第二天,陆峰和所有家人一起再次找到银行,银行的答复依然是:需要公证书。
案例
公证书,办起来有点烦
想要拿这种“死亡账户”里留下的钱,各大银行都提到了一样关键的材料:公证书。为此,记者专程来到了位于杭州体育场路538号的东方公证处(原浙江省公证处)。
“碰到此类情况,我们出具的公证书一般有两种。”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要查询余额。继承人可向公证处先申请办理亲属关系公证书,待银行出具被继承人(即死者)的存款余额证明后,再向公证处申请继承权公证。至于提到的其他情况,只要直接申请继承权公证就行了。
工作人员表示,申请继承权公证一定要具备以下材料:直系亲属关系证明,包括去世人的父母、配偶、子女情况,若当中有人去世,必须出具相应的死亡证明;涉及的财产凭证,如存单、有价证券等。所有继承人要持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到公证处申请办理。若人在外地,不能亲自到场的,需到当地公证机关办理委托继承公证书或放弃继承权公证书。
据了解,办理公证的费用按照遗产金额的2%收取,不足1万元的每次收取200元。只要材料符合,一般7个工作日就可以把继承权公证书办下来。在这里,这位工作人员也提醒本报读者,因为每户人家的家庭情况都不一样,要提供的材料也不尽相同,有需要的读者可以直接拨打电话:0571-85116666进行咨询。
老人去世后,家人发现老人还有钱存在银行,可想要取出这笔钱,也许并不那么简单。近日,陈大伯去世,他的儿子想把父亲在银行里的存款取出来,却因为不知道密码,麻烦重重。为此记者走访了杭州多家银行,发现人走了,家人要想取出老人在银行里存着的钱往往会面临不少问题:密码忘了怎么办?存单、存折等财产凭证找不到了怎么办?就算两者兼而有之,也不见得就能“速战速决”,成功拿到钱——
老人过世后先不要急着注销身份证
“人一去世,遗留下来的东西就成了遗产,自然要产生继承。”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杭州分所的律师胡建敏说,如果死者没有立下遗嘱,就必须通过法定继承人来继承,确实需要经过这些程序。银行此举也是要保护合法继承人的权益,本无可厚非。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存单丢失了,银行说需要公证书;而如果要办理公证,又必须先提供财产凭证,这不是矛盾了吗?针对这种情况,胡律师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法——继承人可以以继承权纠纷的形式向法院起诉,由法院立案,出调查函,然后凭法院的调解书去银行取钱。这样,就不需要公证了。
“但是,上诉比较麻烦,很少有人会为了几百元钱打官司,很多钱就这么‘死’了。”因此,胡律师也建议老人千万不要乱放存单、存折等银行凭证,或将它们藏得太隐秘,“很多老人担心安全问题,其实,只要不将这些东西与身份证放在一起就行了。即使不小心被盗,没有身份证,小偷也没法将钱取出。”另外,最好将银行密码告诉信得过的子女。
还有,老人过世后,先不要急着注销身份证。记者从各大银行了解到,只要知道密码,并持有双证(开户人的身份证和领款人的身份证),取款并不存在问题。这样一来,不就方便多了嘛。
记者 楼嘉卉 通讯员 夏倩 赵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