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我给小平同志写过信
许基全
1982年春季,我给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主要报告台州市玉环县随着改革开放和绿化工作的发展,海岛面貌的巨大变化。
1963年,我从浙江丽水林业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台州市玉环县农林局工作。该县当时沿海困难立地造林绿化技术尚未突破,大小岛屿基本荒芜,森林植被稀少,由于农民缺少薪柴,连山坡上的草根都拔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台风、干冷风、干旱、风暴潮等灾害频繁发生。岛上居民常年吃不到新鲜水果,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生活比贫困山区农民更艰难。
为了改变海岛县的面貌,玉环县决定选择大鹿山岛和黄泥坎塘开展沿海困难立地造林绿化技术攻关的试点工作。
大鹿山岛是一座远离陆地的基岩型砾石山岛屿,风大干燥,无人定居,是座千古荒岛。经过务林人的不懈努力,引种成功140多种外来树种,绿化了这座荒岛,成为我国沿海困难立地造林绿化工作的一面红旗。
黄泥坎塘是一片粘涂重盐碱地。1966年,林业科技人员引种栽培木麻黄等速生高大常绿乔木树种营造防护林和发展玉环柚等经济果木林,取得巨大成功,创造了每公顷林地年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的高效林业基地,为沿海地区农民开创了致富门路。
在以上两个先进典型的带动下,玉环县绿化工作上了新台阶,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
我在信中向小平同志报告了荒岛绿化和海涂盐碱地绿化的可喜成果,并且提出经过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各类困难立地造林绿化工作是完全可以走在世界各国前列的。
我虽然没有接到回信,但时隔不久,浙江省林业厅就有两位处长专程到大鹿山岛和黄泥坎塘调查考察绿化成果,全省各地进一步重视造林绿化工作。
1982年,人民日报和工人日报分别在头版以“营造防风林 海涂披绿装”和“不毛之地披绿装”的标题,对黄泥坎塘绿化成果作了报道。1984年5月1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作了“许基全等拓荒者奋战21年 大鹿山荒岛变成《海上林园》”的报道。
如今,玉环县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全国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回首往事,更加激发起笔者对小平同志的无限爱戴和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