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绣球”抛中九旬舟山老翁
入选理由:四世同堂,见证浙江渔业发展历史
本报讯 家住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兴建路757号、92岁高龄的周信全,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世博会抛中“绣球”,不久可率领全家“入驻”世博会浙江馆。
周信全家庭入围理由是:这个四代同堂的家庭,见证了舟山渔民乃至浙江渔民的生活变迁,也折射出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壮大。
去年6月,钱江晚报携手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推出“寻找最浙江的家庭”特别活动,目的是通过征集,遴选出最能代表浙江30年来发展与活力的家庭,“入驻”今年世博会的浙江馆,向全世界展示浙江家庭的风采。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产生包括舟山周信全家庭在内的6个家庭正式“入驻”。
据了解,以“幸福城乡,美好家园”为主题的世博会浙江馆,将按村、镇、城、都4个家庭真实生活场景资料,展示浙江家庭的实景模型。
周信全世代居住在沈家门渔港,是渔都发展见证人。“我的年纪有多大,我跟大海打交道就有多长。”他说。
据孙媳妇杨斌俏介绍:“爷爷生了8个子女,膝下老老小小将近100人,最大的重孙子也有19岁了,正在杭州读大学呢。”
让老人甚感欣慰的,是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他来到渔港码头指着一艘渔船说:“喏,这是我孙子的渔轮,怎么样,气派吧!”来到渔轮驾驶台,他又指着一排仪器说:“这些玩意儿过去听也没听说过,什么彩色探鱼仪、GPS、卫星导航、单边带、雷达等等。我那时是摇着橹去捕鱼,见风使舵;儿子比我好点,有了机帆船,但也只能在家门口打转;哪像孙子他们,可以连续几个月漂在海上,一点也不用担心。你看看,船舱里还装了空调、液晶电视哩。”
孙辈们有了“出息”,是让老人最为得意的事。“过去我的几个儿子都是打鱼的,没有别的门路。现在孙辈们干各行各业的都有,有造船的,有当老师的,有自己做生意的,还有个孙女开了个集装箱公司……”
从他家,可以深切感受到渔港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几十年来,周家把捕鱼事业传承了下来,同时他家的捕鱼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第一代用的小木船到现在的大铁船,从中可以很好地反映沈家门渔港的发展变化,乃至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历程。值得一提的是,周家历经30年改革开放,其家族老房子依然完好保存至今。尽管社会发展了,人口增多了,很多家庭成员都住进了商品房,但老人还是住在写满历史的老房子里。 通讯员 翁盈昌